江母頭疼症狀獲得舒緩後,一時興起,來到廚房搜尋食材。
身為婦道人家的她,應酬客人這活兒,本就沒她什麼事,但又實在很想小露兩手家鄉菜,以答謝太子和禦醫李宣仁二人。
何奈太子來得突然,家裏廚房也沒太多好料,和廚子打過招呼後,便抓了條魚,以及一些廚房能找著的食材,自顧自的忙活起來。
廚子當時也忙,顧不上太夫人在忙活什麼;見她熱心過來幫自己分擔工作量,倒也樂得省心省事。唯爐灶不夠這事,讓人有些別扭。
好在廚子和江母,兩人彼此合作,相互禮讓,三兩下功夫,便把一桌家宴共十二道菜,準時完成!
廚子是北方人,所做菜色,太子在宮中也都嚐過,沒什麼稀奇;倒是江母親手做的兩道菜,令他感到驚豔!
太子指著餐桌上那盤灑滿青蔥、蒜泥和辣椒片的魚,好奇地問:“這條魚......叫什麼,有何名堂?”
“這是我們東州人的家常菜……”
江母因文化水平有限,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好聽的菜名;隻見她吱嗚半晌,緊張到腦袋一片空白,答不出來!
這條魚整整有尺餘長,魚鱗清晰可見,色澤鮮紅欲滴,大概是剛從水裏撈上來不久
。青蔥細碎灑在魚身上,散發出陣陣清香,與魚的鮮美氣味交相輝映。
魚肉表麵還裹著一層金黃酥脆的炸衣,上麵撒著紅彤彤的紅辣椒碎末,又辛又麻,令人食指大動。
江茗禹將一塊魚肉夾在筷子間送到太子唇邊。
太子輕輕咬了一口,鮮香的汁水立時伴著麻辣的味道在口中流淌開來。
“鮮美無比!”
太子讚歎道,“從未嚐過如此美味的人間魚,實屬人間美味,不錯不錯,有點意思!”
他一邊說,一邊不停地將魚片送進嘴裏,吃得津津有味。
太子接著又指著另一道用章魚、芋頭熬成的羹湯,問道:“那這鍋又叫什麼名堂?”
江母和剛才一樣,麵有難色地看著江茗禹,企圖用眼神求救!
江茗禹心領神會後,隨即回道:“隱姓埋名!”
太子:“隱姓埋名?”
“是的,就叫隱姓埋名!”江茗禹當下也不曉得該起什麼名,就隨口忽悠了一個。
鍋中的湯色濃鬱,芳香四溢。
裏麵漂浮著白裏透紅的章魚條和切成塊的芋頭。
紅米粉細長,湯汁粘稠,隻需輕輕一勾,長長的細粉就纏在筷子上。
太子嚐了一口湯,鮮美口感讓人回味無窮。北方少有芋頭,如今嚐到這道“隱姓埋名”,令他格外開心。
“大隱隱於市,中隱隱於野,小隱隱於山......這道‘隱姓埋名’的味道甚佳!”
太子高興地說,“惺秋呀,回頭本王會派人到府上學習這兩道菜,好獻給父皇品嚐!”
江母對自己廚藝獲得太子的肯定後,整場家宴下來,是開心到合不攏嘴,整天都喜上眉梢,笑臉迎人。
家宴結束,太子攜李宣仁一同向江家人辭行,雙方相互答謝完後,轉身便準備離開江府。
江茗禹因身上有傷,不便出門,改由張管家、江父代為送客;一行人剛走出江府,得見一頂黃蓋紅幃的八抬輿轎,正停在門前。
太子熟練地在侍從的攙扶下登上輿轎。
輿轎內通體懸掛著深紅色的軟簾,宛如一道屏障遮蔽了外界的視線。
轎外八名高大威猛的壯夫肩負起這巨轎,站立姿勢挺拔,似乎絲毫不費力氣。這八名壯夫是太子手下百人護衛中力量最大的八人,專門負責抬轎。
而李宣仁則坐在後頭一頂青色官轎裏。官轎由四名壯夫負責抬運,轎身上裝飾著精美的雕花和金線,散發著威嚴莊重的氣息。
太子步輦啟程後,儀仗隊立即跟上。隊伍最前方,幾十名敲鑼手與鼓手發出震天的喧囂之聲,響徹整條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