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當儒生撞上了羽林郎(求訂閱)(2 / 2)

“不要慌,我等所做的事情乃民心所向,羽林郎不敢造次!”夏侯建鼓足勇氣,大手一會說道,“不要怕,跟我走!”

夏侯建說罷,走在了最前麵,似乎豪氣萬丈,但實際上,他心中也在不停地打鼓,沒想到朝廷竟然調了那麼多兵來。

但是他回頭看了看身後那些跟上的人,又心定了一些。

富貴險中求,能不能成為儒林柱石,就看今日這一舉了。

在這份對“名”的執著執著之下,夏侯建鼓起勇氣,往前走了幾十步,最終在了羽林郎陣列前方三四十丈的地方停了下來。

他舉起了手,鉚足勁兒就喊了一聲:“跪!”

自己率先率先就跪了下來,接著胡常也跪在了他的身邊,身後跟著的那百十號儒生也“呼啦啦”地跟著跪了下來。

那麼多人同時麵向未央宮跪下去,本來應該是非常震撼的。

但是北闕的這塊空地實在太大了,未央宮實在太高了,羽林郎實在太威嚴了……

所以這些不明所以的儒生並不顯得悲壯,反而有些滑稽。

夏侯建那幹幹瘦瘦的臉上是一股決絕的神色,但是他身後那些儒生的臉上就難免有些懼色了。

……

對麵的霍禹一臉鄙夷地看著跪成一片的“對手”,心中頗為不屑。

此時,他恨不得立刻下令,讓手下的羽林郎衝過去,將這些人徹底掃空。

估計隻用半刻鍾就可以鳴金收兵,。

但是,霍禹不能這麼做,他得到的軍令隻是帶兵在雙闕前戍守,除非儒生先動手,否則無能輕舉妄動。

所以此刻,霍禹隻能帶兵守在雙闕之間,而不能亂動,剩下的事情,還要等光祿勳和大將軍的命令。

夏侯建跪著等,霍禹站著等。

……

守在尚書署裏的霍光、張安世和王吉他們很快也就得知了消息。

聽著來傳令的羽林郎的稟告,坐在榻上的霍光一言不發,似乎在等著什麼。

“子儒。”

“下官在。”

“你親自去北闕一趟,我家那豎子年輕氣盛,還需你去主持大局,以免有亂。”

“我去了之後,該如何行事?”

張安世的這個問題,也問出了王吉的疑惑。

這幾日,霍光下了很多道命令,但是眾人隻知道他要對付這些儒生,但是說到底,要如何對付,卻無人知道。

就像此刻,明明可以下令驅散那些儒生的,可為什麼還要等。

“子儒去了之後,不用做別的,隻要穩住場麵即可,夏侯建他們想跪,就讓他們跪著,那是儒生進言的權利。”

“我們隻要等著,等著他們自己退回去,隻有他們自己退回去,那就認輸了,之後再也聚不起來了。”

霍光說得非常地淡定,似乎一切都在他的心中想過了。

“那如果他們不退呢?”

“不退?恐怕做不到吧,如此烈日炎炎,普通人跪上片刻,就支撐不住了,他們撐不了多久。”

“但……如果他們撐下去了呢?”王吉低聲地問道。

“那就讓羽林郎陪他們撐下去,總之,朝堂不能認輸,天子不能認輸。就算有人想跪死在雙闕之間,朝堂也不會鬆口的。”

霍光想得很明白,那就是用朝堂的力量直接壓服這些儒生。

要麼就唾麵自幹,要麼就跪死在雙闕之間,沒有另外的出路。

還有霍光沒有說,如果事情鬧大了,那麼羽林郎出手就更名正言順了。

這就是殺人誅心,不隻要伱們的命,還要你們的臉。

如果儒生認輸,那麼這些不能實幹的儒生將會徹底從朝堂上被趕出去,就再也不能阻擋霍光的腳步了。

如果他們不認輸,那就死在雙闕之間,而死人也是不會說話的。

“可是,這些都是儒生啊,死的人多了,恐怕會動搖民心。”張安世雖然是是一個能幹的循吏,但畢竟也是儒生出身,他不願意看到事情發展到那個地步。

和霍光這種合格的政治機器比起來,張安世更像一個人。

有一些惻隱之心,是再正常不過的。

“子儒啊,他們是儒生不假,但你也是儒生,朝中的大臣都是儒生,你們為大漢殫精竭慮,他們卻隻知埋首於故紙堆中。”

“孝武皇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本意是想讓天下同心同德,讓大漢一往無前,再無一絲一毫的羈絆。”

“可從來沒有說過讓儒術成為大漢往前走的掣肘。”

“孝武皇帝在天有靈,他想看到的儒生是像你們張安世、王吉這些實心用事的儒生,不是跪在雙闕之前逼宮的儒生。”

“這樣的事情,在長安一次都不能發生,所以朝堂必須要強硬到底。”

“至於民心,老夫剛才已經說了很多,民心站在你們這些真正的儒生這邊,而不在他們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