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朕想要為先帝建陵縣(求訂閱)(1 / 2)

第224章 朕想要為先帝建陵縣(求訂閱)

大漢帝國的曆代先君,都有自己的陵墓,這是毋庸置疑的。

為了防止那些膽大妄為之徒行不軌之事,這些陵墓大多數鑿山而建,埋在深而堅的深山之中。

而除了埋藏在山裏的龐大的地宮之外,在皇陵的地麵上還兼有許多的附屬建築。

一個帝王在位時間越長,陵墓的規模也就越大,後世的人們就可以通過陵墓的規模,看出帝王功績上的大小。

在曆代先君當中,孝武皇帝在位五十四年,所以他的茂陵修建的時間最長,規模自然也就最大。

而孝惠皇帝和孝昭皇帝在位的時間最短,陵墓的規模自然也就最小。

所以,當劉賀提出來要繼續為孝昭皇帝修完陵墓的時候,上官太後才會如此欣慰。

但是,花數以億計的錢財,調動百萬民夫修建這些巨大的陵墓,並不隻是為了滿足曆代天子那小小的虛榮心,也不是真的相信有死後的事件。

或者說在修建陵墓這件事情當中,這兩個因素被考慮得最小。

而真正的原因在於修完陵墓之後,可以借“護衛陵墓”的理由,從帝國境內征調世家大族填充到三輔地區,以此來削弱世家大族在各郡國的實力,進而抑製土地兼並,加強中央集權。

到孝昭皇帝為止,長安周邊共有六座皇陵,再加上若幹座太後和公主的陵墓,一共有十幾座大墓。

除了孝昭皇帝的平陵還沒有填充百姓之外,其餘的都已經建成了陵縣。

這些陵縣的規模大小不一,人口的數量在幾萬人到幾十萬人之間不等,全部都由太常寺管轄。

因為遷來陵縣的人戶都來自關東大族地區,家財頗多,也就使得陵縣比尋常的縣更富裕。

生活富足,接受教育的機會就多,人才的密度也就比其他地方高。

於是,陵縣不隻是拱衛長安的軍事重地,更是了長安城人才和財富的倉庫。

如果沒有陵縣製度,那麼三輔和長安的富庶程度恐怕要十去其七八。

但是,凡是都有好有壞。

陵縣製度雖然為大漢帝國中央集權的統治奠定了基礎,但是要堅持卻並不容易。

每一個天子下令要征調關東富戶巨室填充陵縣的時候,幾乎都會受到強烈的抵抗,甚至常常還因此發生暴動。

和那些儒生不同,富戶巨室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他們能做的事情很多。

所以天子此刻提出“征調關東富戶巨室填充陵縣”的事情,吃力不討好。

孝昭天子長眠於平陵已經兩個多月了,霍光本應該早就在朝堂之上提出此事了。

但是由於知道其中的困難,更因為漢軍馬上就要出征,怕後方生亂,所以才一直拖到了此時。

在原來的計劃中,霍光是要等出征匈奴的漢軍凱旋之後,才會將此事在朝議上提出來。

如此算下來,起碼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霍光沒有想到,天子會主動提出這個要求。

“陛下,關東多豪民巨室,盤根錯節,頗有勢力,下令征調他們來陵縣,必然是阻力重重,這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就能做成的事情。”

劉賀自然知道困難重重,但是正因為困難,劉賀才要做。

越是做困難的事情,受益才會越大。

“仲父,朝堂上的事情,沒有任何一件是容易下來的,越難的事情就越要做,像仲父輔政十幾年,再難的事情不也做過了嗎?”

劉賀這幾句發自肺腑的話,似乎又讓霍光回到了十幾年前,這十幾年來,他在朝堂上做過的難事確實很多。

既然想著要給天子放手,那麼也應該讓他做一些難事。

“既然陛下有心,那就放手去做吧,有老夫在陛下的身後看著,有整個大漢在陛下的身後頂著,那些關東的豪民大族也是不足為慮的。”

“那朕拜謝仲父的信賴!”

劉賀突然行了一個子侄輩的大禮,驚得霍光連忙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