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一刻不停地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說罷還從懷中摸出了一卷竹簡,剛才所說的事情全部都寫在了上麵。
他將竹簡推到了霍光的麵前,有些討好地說道:“仲父,這就是朕剛才的想法,已經寫好了,請仲父過目。”
霍光有些驚訝,天子未免有一些太雷厲風行了吧?
他看著天子那滿臉的興奮,覺得這哪裏像是一個穩坐朝堂,四麵而聽,垂拱而治的天子,更像是一個醉心與俗事的官吏。
隻不過不知道,天子這官吏是一個循吏,還是一個酷吏?
霍光笑著搖了搖頭,拿過了竹簡細細地讀了起來……
越往下讀,霍光就越覺得天子的想法頗為新奇,但也算是周到。
不知為何,霍光居然對天子沒有一絲的懷疑和疑慮——不管是孝文皇帝還是孝武皇帝,都不似天子這般異想天開。
細細地讀完之後,霍光突然想起天子在昌邑國時,就瘋傳的另一件事情,這件事情霍光不曾在意過,但是此時想起來,天子這開府建牙的想法,在那時就已經初見端倪了。
霍光放下了手中的竹簡,未置可否。
他用沉穩的目光看著天子,問道:“陛下,聽說陛下昔日在昌邑國時,就稱自己為昌邑國門下吏,可有此事?”
劉賀很是吃驚,當昌邑國門下這件事情,是劉賀幹預昌邑國政事的方式。
“仲父是如何知道此事的?”劉賀佯裝錯愕地問道。
“嗬嗬,陛下隻需告訴老夫,是還不是?”霍光逼問著,那雙劍目看得劉賀內心有點發虛。
“是,朕確實當過昌邑國門下吏。”
劉賀說完,心裏一橫,既然霍光選自己當皇帝,那麼就是對門下吏的事情不甚忌憚,就算忌憚此刻應該也已經放下了。
那麼就沒有必要隱瞞,倒不如坦坦蕩蕩地承認下來。
“朕知道大漢有祖製,諸侯王不可幹政,但是朕實在無聊得很,隻能想出這個法子,一是想要打發時間,二是想為昌邑國的百姓做一些事情。”
劉賀說得坦坦蕩蕩,眼神也沒有回避,似乎將自己的一顆赤子之心剖出來,赤裸裸地擺在了霍光的麵前。
霍光微微向後靠去,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
大漢有那麼多的諸侯王,每一個人在做什麼,霍光都一清二楚。
哪一個諸侯王不做著南麵稱帝的美夢呢?哪一個諸侯王又不在背後做一些小動作呢?
與死去的燕王,被囚的廣陵王比起來,昌邑王實在是太無害了。
更何況,過去的昌邑王,如今的天子,幹預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政事,實在是成不了氣候。
操弄權術、收買人心、建立朋黨……天子看似都不怎麼上心。
“陛下此刻是天子,老夫怎麼可能怪罪陛下呢?”霍光接著笑道,“陛下所做之事,對我大漢有利,又不會幹擾到朝堂大勢,正適合讓陛下來累積理政的經驗。”
劉賀雙眼猛地縮小一下,雙手不由地放在了幾案上,佯裝激動地問道:“那仲父是同意朕開府建牙了?”
霍光捋著自己那一把美髯,似笑非笑地點了點頭。
“仲父,妙哉!”劉賀用力地拍了一下手,興奮得站了起來。
這興奮半真半假,即出自真心,又能做掩飾。
一舉兩得,當然妙哉。
霍光眼中也有一份慈愛,似乎看到了一個獲得心愛之物的孩童。
天子也是人,讓他做些事情,恐怕心情會好許多吧,至少不會像孝昭皇帝一樣,鬱鬱而終了。
想起孝昭皇帝,霍光心中又是一陣隱隱作痛,如果孝昭皇帝像當今天子一樣,能夠說出心中所想,自己又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將他完全隔離在朝堂之外,最終隻能在未央宮暗自神傷呢?
和孝昭皇帝比起來,天子這直白到孟浪的性格,也許更好吧。
“那陛下想將自己的衙署叫做什麼呢?”
“宣室殿東有兩處背對背的宅院,一處朝南,一處朝北,朕的衙署就建在此處吧。”
霍光隱隱有些印象,這兩次宅院空置很久了,倒也能讓百餘人在其中署理政事。
“朕在昌邑國當過門下吏,今日所做之事,也是為了仲父解決一些庶務,要麼就叫門下寺吧”
門下寺門下寺,說不定哪天就會變成門下省呢?
霍光雖然覺得這名字有些怪異,但是最終還是點頭應允了下來:“此名不會過於直白,與其他的官職也能區分開,甚是不錯,那以後就叫門下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