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自然不是誇讚此文寫得好,隻是對即將進入正題感到激動。
在這一聲接聲的叫好聲中,那隊羽林郎將那一卷卷的鞭炮拆開,展平並且鋪好。
人們伸長了脖子屏息凝神地看著,他們沒想到這不大的一卷鞭炮,展開之後足足有三五丈那麼長。
鞭炮一條條並列擺在北闕廣場上,就像黑紅相間的長蟲,讓人敬畏又讓人移不開眼睛。
隨著羽林郎的隊率吹響鐵竹哨,所有羽林郎都拿出了火折子,吹亮了火光。
然後又在成百上千百姓的注視之下,將火折子湊到了鞭炮的引線上。
所有人仿佛被捏住了脖子的鵝,用一種統一而又滑稽的姿勢朝前張望。
於是,北闕廣場上迎來了一陣短暫的沉寂……
當人們以為這鞭炮根本就不可能響的時候,那些紅黑相間的長蟲猛地跳了起來,噴出了眼花繚亂的火光!
接著,一陣排山倒海的“劈裏啪啦”聲在北闕廣場上突然響起!
在驟燃驟亮的火光之下,綿延不斷的巨響,即如萬馬齊奔,又如驚濤拍岸。
滾滾而起的濃煙,比邊塞上警備匈奴的狼煙還要猙獰和肆無忌憚。
這摧枯拉朽般的動靜讓所有人心驚肉跳,三魂六魄紛紛離體,汗毛直豎,全身顫栗。
若不是百姓們早知道此乃工官的秘法,定然以為這北闕之下就是大開的鬼門,讓惡鬼四散而逃。
許多孩童當場就被嚇得哭了起來,不少老人險些昏厥過去,婦女們更連連尖叫,男子亦有懼色。
但是很快,他們就由怕到驚,又由驚轉喜,因為這聲響是吉不是凶。
既然是為了趕走隱藏在城中的邪祟穢物,自然應該是動靜越大越好!
現在這樣大的動靜,還有哪些惡鬼邪祟敢逗留在這人間呢?
鞭炮真是神物啊!定能趕走所有的不祥!
而能造出此物的天子,更是神人,定能保佑大漢百姓風調雨順的。
他們希望死去的人,不管冤死的還是該死的,都能化作青煙離開長安城,莫在來年搗亂。
此時的大漢百姓隻當鞭炮是驅邪之物,卻還不知道,此物爆發出來的能量卻可改天換地。
……
百姓們在北闕廣場上高聲呼喊時,在那幾十丈高的丹墀之上,百官公卿亦感受到了鞭炮的威力。
天子前幾日就特地下了詔令,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今日務必到丹墀上來觀禮,無故不得缺席。
所以此刻,丹墀上滿滿當當,足足來了六七百人:隻有不到五十人有坐榻,其餘人隻能規規矩矩地站著。
他們離北闕廣場遠了些,但也被鞭炮的動靜驚得目瞪口呆,不少人的嘴巴張開之後就沒有再合上。
當鞭炮的動靜逐漸停歇,百姓意猶未盡地散場,濃煙仍然甚囂塵上的時候,他們眼神複雜地看向了天子。
有畏懼、有敬意、有欽佩……天子真乃神人也!
但不少朝臣亦有擔憂和不滿:這鞭炮確實蘊含著偉力,但也過於暴烈剛猛,不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啊。
如果天子也是一個暴烈剛猛的國君,對大漢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朝臣臉上的百態,劉賀看得清清楚楚,也猜到這鞭炮的動靜是一定會引起震動和不滿的。
今日過後,恐怕會有不少朝臣會對自己有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