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鐵打的皇權,流水的相權;豪強(1 / 3)

第435章 鐵打的皇權,流水的相權;豪強或宗親,朕選誰共治?

張安世呈送上來的這份名單,自然和朝堂上空缺出來的那些官職有關。

巨細無遺,零零總總涉及二十餘個官職和二十餘個官員。

這些官員,有一些是劉賀聽說過而且也見過,有一些隻是聽說過卻沒見過,還有一些是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這些官職隻涉及到了外朝,而沒有涉及到中朝:張安世很有分寸,知道中朝官是天子親授,所以沒有隨意置喙。

外朝官則不同,大司馬大將軍作為實際上的百官之首,舉薦外朝官是合情合理的。

按照慣例來說,劉賀這天子沒有拒絕的理由。

但是,既然是變法行新政,哪裏會有那麼多的慣例呢?

劉賀對著光仔細地看了看奏書上的墨跡,發現已經完全幹透了。

如此看來,張安世早已經將此名單擬定好了,隻等著今日呈上來給自己“定奪”。

劉賀感到不悅,自然是覺得被“僭越”了。

但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畢竟由“丞相”來舉薦朝堂重臣是一種慣例。

畢竟,放眼整個大漢帝國百餘年的曆史,相權與君權仍然可以分庭抗禮。

與後世的帝國相比,大漢帝國的皇帝手中的權力要小得多,時時要受到帝國內部不同利益集團的牽製。

在大漢肇建之始,太祖高皇帝雖然名為皇帝,但是更像共主,所以要將帝國大半土地分給異姓諸侯王。

因為異姓諸侯王在起兵反抗大秦的過程中,積攢並掌握著大量的軍隊,所以能與太祖高皇帝平起平坐。

太祖高皇帝末期,異姓諸侯王被逐一翦除,天子麾下的勳貴功臣集團和同姓諸侯王集團開始在權力結構中占據核心的位置。

一方麵是太祖高皇帝希望他們能成為大宗的屏藩,另一方麵則是他們在翦除異姓諸侯王時立下了大功,占據失敗者的權力。

深受太祖高皇帝信任的同姓諸侯和勳貴功臣集團也不負聖恩,在諸呂作亂的時候,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保住了劉氏的宗廟。

轉眼到了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時期,帝國權力的分配情形再次發生了變化。

勳貴功臣集團因時間的流逝和皇帝的打壓,要麼歸於平淡,要麼身死族滅。

同姓諸侯王也因欲壑難填,發動七國之亂,多次收到打擊,甚至不如尋常富家翁。

這兩個曾經在大漢帝國呼風喚雨的權力集團,在於皇帝的交手中敗下陣來,漸漸退出了大漢朝堂的舞台。

但是,有權力的地方就有鬥爭,大漢帝國並沒有因此而平息下來。

當勳貴功臣集團和同姓諸侯王逐漸落寞的時候,外戚集團悄然崛起。

外戚集團沒有錯過這個寶貴的機會,依附在幾代天子的君權上,迅速膨脹起來。

這種膨脹在孝武皇帝對西域大肆用兵的時候,達到了巔峰。

漢初功臣勳貴的後代已經泯然眾人,同姓諸侯王仍然不可相信。

於是乎,天子隻能相信來自妻族和母族的外戚了。

不管是孝景皇帝時期的王氏和竇氏,或是孝武皇帝時期的衛氏和李氏,還是孝昭皇帝時的霍氏和上官氏……

都是被天子授予了軍權和朝權的外戚。

而他們也都在某一段時間內顯赫一時。

外戚集團比其他的權力集團要聰明得多,他們總是非常謹慎,隻敢依附皇權,不敢威脅皇權。

但是,權力又如何會受人控製呢,日益膨脹的外戚集團仍然不可避免地遭到皇帝的忌憚。

而巫蠱之亂就是這種忌憚到達頂峰之後的災禍。

當孝武皇帝將自己的兒子和衛氏外戚、李氏外戚盡數鋤掉之後,他試圖開始讓另一個權力集團崛起,與外戚集團形成製約。

其實早在巫蠱之亂之前,孝武皇帝就已經做好了這個準備。

那就是以“與經學合流的世家大族”為核心的文臣集團。

外戚通過血緣與皇權產生聯係,文臣集團通過儒學的忠孝與皇權產生聯係。

二者恰恰可以形成製約。

孝武皇帝即將大行之前,為孝昭皇帝挑選了四位輔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