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朕將建千座學校,教十萬讀書人(1 / 3)

第453章 朕將建千座學校,教十萬讀書人,教育要與朝臣仕途掛鉤!

翌日的辰時,劉賀正在溫室殿中,等待張安世等人的到來。

這十幾日來,隨著中朝和外朝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連帶著持續了許多年的朝議成製也有所改變。

因為如今能參與議政的中朝官隻剩七個內閣大學士,他們又總在內閣值房上衙,所以小朝議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劉賀如果有事要與他們商議,可以直接下詔將他們宣到溫室殿,或者親臨內閣值房,這樣反倒更便捷許多。

至於形式大於內容的大朝議,則從十日一次,改成了一月一次——甚至連這唯一的一次,也有可能被臨時取消。

走過場的事情,能免則免,劉賀既然已經掌握了大漢的朝權,就需要再借助大朝議來讓朝臣措手不及了。

或者說,大朝議是一件武器,不能次次使用,唯有到最艱險的時候才能再次召開。

雖然大朝議和小朝議都減省了,但是不代表劉賀從此就深居宮中,再也不見外朝官了。

恰恰相反,他想了另一個辦法。

孝武皇帝給外朝官加中朝官的本意,其實是讓外朝官能夠更方便地出入宮禁——不必時時向衛尉寺請符節。

說到底,中朝官隻是一個能夠隨意通行宮門的身份而已。

於是,劉賀另辟蹊徑,想了一個替代的辦法。

因為未央衛尉寺掌管宮禁之事,屬官出入宮門非常方便,所以劉賀增設了一個未央宮行走的虛職,作為加官。

他給所有九卿二府、列卿及自己信任的朝臣都授予了這個加官,這些人進出宮禁就方便了許多。

劉賀平日若是想讓朝臣來溫室殿議政,隻需要提前下詔,朝臣們無需其他的手續,就可以暢通無阻。

除了進出未央宮的便宜之外,未央宮行走的這虛職就再也沒有別的特權了,與以前的中朝官不可同日而語。

今日,劉賀除了要召見內閣大學士之外,還召見了四個外朝官。

四人分別是太常蘇武、光祿勳龔遂、太學令王式和大將作禹無憂。

除了禹無憂之外,其餘三個人的年齡都不小了,蘇武六十四,龔遂和王式都超過七十了。

這三個人加起來足足有二百多歲,不管放在哪一個時代,都算是高齡了。

劉賀非常想讓朝堂上多一些年輕人,但是卻也知道急不來,至少還要再等等。

辰時的鍾聲傳進了溫室殿,侍中樊克匆匆忙忙地從殿外跑了進來。

“陛下,太常和光祿勳他們幾人已經快到了。”樊克恭順地奏道。

“哦?朕到殿門去迎一迎他們。”劉賀說著,就與樊克一同來到了殿門處。

在溫室殿外值守的仍然是一屯的昌邑郎——他們是未央宮僅剩下的郎衛了。

至於羽林郎和期門郎,他們不再負責殿中的值守了,全部換成了兵衛,這樣更好統一管轄。

當然,劉賀還有另一層擔憂——他此時並不完全信任羽林郎和期門郎。

畢竟這兩個郎衛被霍氏子弟把持太久,雖說留在長安城的那部分郎衛並未參與造反,但安知沒有漏網之魚呢?

但凡有幾個昏了頭的餘孽想要為霍氏報仇,那麼劉賀將他們留在身邊無異於行險,說不定哪天人頭就會搬家。

在沒有完成對漢軍的改製之前,劉賀最能信任的還是自己從昌邑國調來的昌邑郎。

這就是“新軍”的好處,沒有任何的曆史負擔,自然最值得劉賀信任。

劉賀看著如雕塑一般站在廊下的昌邑郎們,他心中突然開始盤算另一件事情了。

漢軍改製恐怕也要提上日程了。

庠學製、科舉製和裁定通行經書,這三件事情一旦敲定,就要立刻著手改製漢軍的製度了。

要預防某些人的反撲。

離趙充國率部從杭愛山撤回北地郡已經三個月了,烏孫國方向上很快就會傳來消息的。

去年出征匈奴的大軍明麵上是五路,但實際上出塞的人馬卻是六路。

還有一路就是已經被人們遺忘了的常惠——與他一同出塞的還有二十個昌邑郎。

常惠和昌邑郎的職責是協助烏孫軍隊反擊匈奴。

如果曆史不發生改變的話,常惠和昌邑郎們會帶領烏孫取得一場前所未有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