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為父不是要顛覆整個大漢,隻是要讓這大漢換一個……”韋賢又哽咽說道,“換一個活法。”
讓大漢換一個活法。
這句話天子常常掛在嘴邊,韋賢這些朝臣早已經是聽膩了。
如今在他的口中卻完全變了一個味兒。
“父親,當真要做這……這險事嗎?”韋玄成有些痛苦地問道。
韋賢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把自己準備好的一番話說了出來。
“再過幾個月,皇長子柘就要回長安了,到時候他會被立為儲君……”
“你常去未央宮給皇長子柘授課,難道看不出他是一個什麼品性的人嗎?”
“他也許不會像縣官那樣狠毒手辣,但卻和縣官一樣看重那些出身低微的庶民寒族……”
“若是讓他即位,縣官打壓世家大族的政策恐怕又要延續三四十年。”
“父子兩代人,前後六七十年,對我世家大族竭盡全力地打壓,世家大族還有出頭之日嗎?”
“我韋氏一門,在大漢當了幾代的忠臣,何嚐又想真的做這樣的險事。”
“但是縣官自掘根基,我等怎可不挺身而出,為世家大族做些事情,為大漢做些事情,為天下做些事情?”
“若是你能將此事應承下來,為父願意替這天下給你行一個大禮……”
韋賢說到這裏,就強撐著要站起來,真的就作勢要向韋玄成行禮。
這舉動嚇得韋玄成連忙就從榻上站了起來,搶先向自己的父親下拜請罪。
“父親,是孩兒忤逆了,不該追問父親的!”韋玄成也有些哽咽地說道。
“那……”韋賢再問道。
“父親說了,既然是為了韋氏一族的延續,孩兒知道要如何做。”
“如此為父就放心了。”韋賢擦著一把老淚說道。
……
韋賢說服了韋玄成,最重要的一個關口就解決了。
他沒有停留太久,乘上安車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韋玄成站在門下,眼圈微紅發燙,心情沒有平複。
在門口昏黃的燈光之下,韋玄成的麵目時隱時現,模糊不清。
……
陰謀一旦鋪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再精確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脫離始作俑者最初的設想。
韋賢離開大司馬府之後的幾日裏,大漢天下的局勢繼續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常惠率領大軍攻入了廣陵國境內,劉胥的軍隊節節敗退,被占領的城池一座座被光複,重新回到大漢的治下。
但是,至少還要再過一兩個月,常惠才能徹底在河網密布的廣陵國將這支叛軍一網打盡。
而長安城中最後的一萬五千南軍和北軍分散出發,趕往了霍匪鬧得最凶險的那幾個郡縣。
不管征討霍匪的行動是否順利,他們也都難以在短時間內集結,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力量。
長安城裏那些四起的謠言逐漸平息了下去,巫蠱之亂看起來更沒有接連誘發後續的惡果。
可刺殺案和巫蠱案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這幾個月突然掀起的動蕩似乎平息了一些,但是最後卻又還是留下了一些“尾巴”,讓人放不下心來。
一些聰明人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們開始四處打探,卻毫無頭緒。
整個長安城進入到了一種詭異的風平浪靜中。
隨著天子“專心養傷”的詔令通傳天下,內閣經過集議之後就可以代替天子直接批紅。
內閣大學士們相當於獲得了部分朝政的最終決定權。
當然,這看似賦予了內閣極大的權力,但實際上意義並不大。
因為在如今的內閣中,忠實執行天子政策的內閣大學士有魏相、王吉、安樂、常惠和韓增五人。
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隻有張安世和韋賢兩人。
常惠和韓增領兵在外,韋賢又老邁不能任事。
在這相互牽製的態勢之下,內閣的權力並沒有飛速膨脹。
更何況,天子隻是在離內閣不遠的宣室殿裏養傷,沒有離開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