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登基為帝,彼時太子妃懷胎六月,便以不易操勞為理由將封後大典向後推,結果太子妃難產而亡,好在順利誕下皇子。

次年底,先太子妃屍骨未寒,新帝便夥同昌平、趙宰執一家力排眾議,封趙鈺錚為大景第一個男皇後。

第三年春,封後大典照常進行,先遣使冊封,然後受冊寶,再是百官上表稱賀,最後是到太廟謁見列祖列宗,如此一番流程下來便是更為隆重的冊封大典。

全天下女子最尊貴的後位偏偏給了一個男人,無人敢論其荒唐,反對者皆被找借口誅殺,這個王朝權勢最高的男人女人們都為趙鈺錚打造出一個桃花源,仿佛無限製地、狂熱地獨鍾於他。

不知多少人豔羨嫉恨著趙鈺錚,背地裏滿心不理解,東宮和昌平便也罷了,為何趙家人也跟失心瘋了一般全心全意愛著虛假的狸貓?

萬般不解過沒多久就在冊封大典上得到答案。

失蹤的臨安郡王突然舉兵謀反,帶著驍勇善戰的唐河鐵騎如入無人之境,出現在冊封大典上迫使新帝讓位。

帝後惶然,昌平喝令掌控禁軍的盧知院和趙家大郎拿下臨安郡王,愕然發現趙家人包括盧知院在內的一幹大臣全部站在臨安郡王那邊,神色冰冷地望著他們。

新帝大怒,叫囂道:“你們敢造反?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我大景朝臣怎會是你們這種毫無骨氣的宵小之輩!”

臨安郡王撥弄著他的佛珠,似笑非笑地睨著他們,一言不發,自有忍耐多時的朝臣上前剝下他們虛假的麵皮。

盧知院滿臉殺意地揭發東宮和昌平合謀謀害他的女兒、即先太子妃,就為了騰出後位留給趙鈺錚,而趙鈺錚知情不報!

“懷詐暴憎,鬼蜮心腸,怎堪為一國之君?助紂為虐,巧言令色,裝聾作啞,華而不實,怎堪為一國之母?臣子忠君,忠的也是仁義之君!”

趙伯雍表情平靜,可若是仔細看他的眼便能瞧見裏頭玉石俱焚的癲狂,這種癲狂彌漫在每個趙家兒郎的心頭,促使他們不懼留下謀朝篡位的罵名,更不懼遺臭萬年,非要害死五郎的鬼蜮之徒千刀萬剮,方可平息那心頭不可熄滅的毒火。

他帶著一幹人證物證,當堂指控新帝聯手昌平謀害先帝,罪證確鑿,無可抵賴。

“哪怕你平庸無能,但凡有一絲仁慈,把忠君愛國刻進骨子裏的文武百官誰不擁戴你?”

趙伯雍不屑於昌平,步步逼近,掐住趙鈺錚那張明豔無辜的臉,死死克製不直接掐死他而青筋暴突:“趙鈺錚,我趙家人究竟哪點對不住你?從小到大,你要什麽什麽得不到?闔府上下把你捧在手心裏寵,不求你能回報同等的愛,至少留給我們一絲仁慈!至少能對五郎好一點,就一點也行……可你都幹了什麽?你變本加厲地迫害他,兩次李代桃僵將滅頂的災難加諸在他身上,便是如此,你還不肯放過他,你讓他,讓他死得那麽絕望、痛苦!你怎麽能?我們欠了你什麽,你非要報復在最無辜的人身上?他已經什麽東西都被你搶走了,為什麽連活著,你也要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