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說,劉文彬、丁元竹、韓俊和王紹光飛快地交換了一個會意的眼神,皇帝不相信文官了。

孔謙等人眼中露出了憤慨的神色!

丁元竹說話了,“陛下,內閣和戶部、兵部對了下賬,崇文門糧庫最多可以再調出三萬石糧食,通州的軍糧庫也不能再調了,否則這幾十萬大軍將有斷糧的可能。”

朱武城驚詫了,轉頭望向陳瑞文,心道:不是說還可以急調十萬石支持戶部的嘛!

丁元竹咳了一聲,接著說道:“臣等商議了,決定在朝中募捐糧食....用以渡過難關!”

“募捐?”

劉文彬:“是。”

不等朱武城說話,賈珝轉過身掃視一圈,笑道:“謔,今兒齊全,三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來了,看來是天意如此,天佑大明。朝中三品以上官員除了國子監幾位老大人家境貧寒之外,幾乎都十分富裕,不說捐個千石萬石,各家糧倉內擠出一百兩百還是寬鬆有餘。所以,內閣與戶部商議出了一個募捐標準。”

接著從袖中掏出一張信箋展開念道:“從三品每人捐糧米一百石,正三品每人捐糧米兩百石,從二品每人捐糧米五百石,正二品每人捐糧米一千石。六部尚書每人捐糧米一千八百石,或折銀兩千兩。內閣四位大學士各捐糧米一千石,外加白銀三千兩。”

話音剛落,呂文良便問道:“本官家中人口眾多,能不能折銀?”

此話一出,許多人嚷了起來:

“就是,現在糧食不好買,還是折銀吧。”

“不錯,折銀。”

“我也折銀。”

“大家不要急,聽我說。”

賈珝擺了下手,“西市那幾家糧店有十幾萬石存糧,不愁買不到糧食。”說到這裏,調過頭對孔謙說道:“這件事孔尚書也清楚,光孔家的糧店就有五六萬石存糧。”

孔謙臉都氣歪了,直接道:“孔家糧店是孔氏一族的產業,我哪裏清楚。”

賈珝剛要反言相譏,劉文彬說話了:“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天氣好了,江南的糧食就可以運進來,到時候,朝廷會將糧食補給大家。”

這時,孔謙瞅見了賈珝手中信箋上的字,眼中一亮,立刻笑著問道:“賈家之富,滿朝誰人不知,那句話怎麼說,哦,對了,‘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不知賈家能摳出幾塊玉磚捐獻給朝廷賑濟災民啊!”

眾人將目光投向賈珝。

賈珝淡淡一笑:“賈、史、王、薛四家會以貴妃娘娘的名義在城外搭建粥棚施粥,為娘娘和腹中胎兒納福,每天的糧米不低於五百石。”

孔謙:“哦?”

賈珝:“聖人心懷天下,心係百姓。衍聖公是聖人後裔,不僅繼承了孔聖人的思想,更是代表著全天下的讀書人。不知孔家準備捐多少糧米?”

孔謙剛要開口,乎聽賈珝接著道:“聽說快活林去買糧食捐給順天府賑濟災民了,希望孔家不要丟了讀書人的臉麵。”

劉文彬和陳瑞文對望了一眼,都苦笑著搖了搖頭。

孔謙氣得臉都青了......

.........

離開了皇城,孔謙直接回到了孔府,將募捐的事情說了一遍,商議一番之後,最後衍聖公拍板決定,孔家捐三千石糧食,另外從即刻起,西市的糧店關門歇業,帶人將三千石糧食送到順天府之後,孔謙便乘坐馬車往孔府走去。

再大的雪也擋不住生活,安定門大街上十分熱鬧,賣菜的小販、賣雜物的貨郎、還有熱騰騰的包子,叫喊聲此起彼伏,前麵不遠處便是孔府了。

這時,孔謙忽然聽見車外傳來了議論聲:

“聽說了嘛!快活林以一兩一石的高價從市麵上買了一萬石糧食捐給順天府賑濟災民!”

“謔,沒想到一個下流行當都能為國分憂啊!”

“這樣一對比,孔家可就差遠了,糧店有數萬石存糧就捐了三千石,也太小氣了,連快活林都不如。”

“可不是,連婊子都不如啊!”

“停!”

孔謙一聲低喝,正打算命人將方才詆毀孔家之人抓起來,結果又聽:

“好消息!好消息!本店鄭重承諾,凡在快活林消費,隻要滿白銀二兩,便會拿出一兩購買糧食賑濟災民。消費四兩,捐白銀二兩!六兩,捐三兩!上不封頂,絕對比隻捐三千石,坐等發國難財的靠譜,大家可隨時監督。”

孔謙的臉一下子白得像紙,牙關緊閉,耳邊都是方才聽到的那句:“連婊子都不如......連婊子都不如......”嘴角邊流出了一縷鮮血。

就在這一刻,車廂外傳來了管事的聲音:“老爺!”

“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從孔謙嘴中噴了出來,他拚命地扶著軟塌不讓自己倒下,但手還是一軟,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