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日相處,陳到才真正了解到周洛學識驚人,所知博雜,自己跟他一比那是九牛一毛。
周洛則發現陳到忠義,又肯學、敢擔當,是塊好材料,就憑他能想出用魚刺油脂丸捕豹辦法就可以說明他絕對是塊璞玉,隻要加以時日,沒準會跟江東名將呂蒙那樣“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於是周洛勸陳到多看些兵書史話,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真正的良將並不是以武服人,以武退敵,而是需要統兵之才、克敵之術。陳到引以為訓,對周洛更加敬佩,引為知心之交。
數日後,即正月初十這日,周洛得陳到盤纏相贈,打理好行囊欲往東都洛陽。臨別在即,陳母緊緊執著周洛與靈兒的手不住流淚,靈兒也嗚咽著,陳母又把一領自己這幾日新縫的狐裘大帽披風戴在了洛靈兒身上——幾日下來,陳母當真把靈兒視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
陳到把隨身短刀贈給了周洛,囑咐一路保重,送出村五裏開外方始駐足,一番相別言語後,陳到扶著母親目送周洛與靈兒相攜東向往蠡城而去。
別過陳到母子,周洛與靈兒一路緩行,一路談笑,個把時辰間便到了蠡城,周洛雖然是“故地重遊”,但對這裏卻毫無印象可言。
漢末時代的建築太過落後,尤其是民居。經過數年的動亂,蠡城人口也不甚多,道上行人稀少。不過,這也算是周洛重生以來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人了。
讓靈兒帶自己去曾經住過的地兒看了看,再普通不過的土牆木屋而已,既然已經賣給他人了,也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倒是靈兒,眼圈又紅了一次。
在城內好不容易才尋得馬匹商販,且價格甚高,花了重金才買得一匹馬。看看時近晌午,遂用了些餐飯,也沒在蠡城多做停留,問明路徑後便與靈兒出了縣城直往洛陽而去。
本來周洛是想自己到了漢末亂世,總需要騎馬,就將就著學一學,不想蹭了兩下後居然能熟稔地駕馬奔行,看來是這具軀體的功勞,隻是從未上過馬背的周洛顛簸間還有些發虛,加之天寒地凍,冷風刮麵,周洛不敢讓馬跑太快,於是與小靈兒同乘一騎之上,按轡緩緩而行。
靈兒靠在周洛懷裏,說不出的甜蜜。在靈兒心裏,早就認為自己是周洛的人了,自己這一生都是寄托在周洛身上,就算是為仆為婢毫無名分——其實靈兒之前也未曾想過要為自己求得一個名分。
不過,經過這幾天的相處,靈兒發現公子“性情大變”,對自己更是愛護有加,一點沒有把自己當丫頭看的樣子,倒像是有幾分對待妻子的模樣。公子以後會怎樣待自己呢?一想到這些,靈兒就是又羞又怯,雖然芳心可可,卻又不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