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3)

第四十六章

沈南逸腳步一頓,兩秒看完信息,接著就走了。他將手機扔給助理,繼續讓他彙報今天的行程事宜。

李象旭差點以為沈爺是想回頭去找魏北,正打算問他要不要讓魏北過來見個麵。

沈南逸就轉頭說:“《女人裝》的雜誌封麵可以拍,換個風格。”

“得嘞,等會兒讓策劃部直接改方案。”李象旭沒自作主張,公子哥式地晃步跟在他身邊,“其實我有個更好的點子,沈爺。”

“您提的那個經典營銷案例剛進行完第二步,接下來是第三項。不如讓魏北跟您合拍一組雜誌寫真,叫人寫篇軟文,我打包票賣斷銷。”

沈南逸抽著煙,道:“不急。”

“現在造勢容易適得其反。”

李象旭說:“那這段時間的熱搜撤不撤。”

“你不買,它能上麼。”

沈南逸說。

聲勢浩大的人馬離開,魏北披著西裝外套回了化妝間。他覺得後背彷彿燒著了,用料上乘的內襯貼著他光滑肌膚,像火烤著塑料紙,快要黏進血肉裏。

沈南逸前腳走,後腳議論聲起。謝飛與趕緊出來打圓場,沒多久策劃部總監踩著高跟鞋就來了。

總監叫了一批人立刻回去改方案,攝影師翻著相機裏僅存的幾張照片直嘆氣。這他媽真是暴殄天物,拍出來多好啊,跟那懸掛在盧浮宮的藝術品似的。

然而沒等他牢騷完畢,沈南逸的助理拿了張支票來。他表示相機連帶內存卡一併買下,以前的照片會以郵件形式發回。

至於魏北那幾張,想都不要想。

這次,在場人員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他們認識魏北,也認識沈南逸。八卦似乎成了真,要說兩人沒關係,誰他媽信啊。

魏北感覺四周滿是議論,他既憤怒於沈南逸的隨意,又不願再聽人談及“帶資進組”一事。雖然他明白,他是“不知情”的。可這事好比掩在衣服下的膿疤,隨時可能被人掀開,暴露在公眾視野裏。

流言才不會去在意真相,吃瓜群眾也不會深究背後的因果。魏北始終不說,但他始終希望有朝一日別人提起他和沈南逸,是一種平等的口吻,而非依附品。

謝飛與溜進化妝間時,魏北已換了衣服坐在沙發上發呆。年輕人柔軟的髮絲貼著鬢角,根根睫毛長得要命。燈光往下漏,漏了一片陰影。

“北哥,”謝飛與特有眼力見,什麼也不提什麼也不問,隻笑嘻嘻說,“今天咱們不用拍了,公司那邊說策劃還在改。要不我先送你回去,休息休息。”

末了,他又說:“外麵已經沒人了,清淨。”

魏北睜眼看他,笑了笑。到底是年紀相仿的同齡人,彼此想些什麼大致能猜到。他起身,撈起沙發上的風衣外套。

走吧,他說,先送我去一趟養老院。

去探望奶奶的路上,魏北翻到霍賈微信。這小子連續幾天沒回消息,上次問他最近怎樣依然沒有音訊。

霍賈跟著沈懷去京城已好幾個月,快近半年。魏北盯著頁麵,最終問:小賈,最近過得怎麼樣。

霍賈依然沒有回複。

自從第一聲春雷降臨,今年雨水仍舊充沛。早晨天陰,這會兒開始落雨。錦官城的春夏潮濕,空氣裏總黏附著一層水汽。

雨簾在城市間穿針引線,車輪壓過水灘,濺起的不止汙泥還有行人數聲尖叫。方言罵街特得勁兒,而錦官城的人們又彷佛從不會記仇。

眼前紅燈跳綠,眾人便談笑風生地湧往下一個地點。那世間的一地雞毛,就如過眼愁緒般消散了。

錦官城總是吵吵嚷嚷,人類、動物、建築、光影,堆砌在這個平麵上。他們雜亂無章,卻秩序和諧。

每天都有故事在這裏結束、開始,抑或重新相遇。

沈南逸沒想過晏白嶽會回來。這人去了北歐十幾年,後來舉家移民。年少時的晏白嶽,在沈南逸心裏無疑是深刻且清晰的。或許隨時間流逝,那人笑起來眼睛的弧度,嘴唇的柔軟,聲音的清亮,已不太記得。

而晏白嶽渾身通透的氣質,無人可複製。當年最吸引沈南逸的地方,就是這個。

完成雜誌拍攝,沈南逸難得給沈懷撥了電話。他問沈懷信息是什麼意思,對方回答:白嶽問我你在哪個城市。他想跟你見見。

“沒必要,”沈南逸說,“沒時間。”

沈懷冷笑,“我也覺得沒必要,畢竟白嶽結婚十幾年,和他老公好得很。我說他還跟年輕那陣一樣念舊情,也不想想你領不領這個情。”

沈南逸沒說話。

沈懷又說:“我也不希望你倆見麵,對彼此都不是什麼好事。不過我感覺白嶽有事要跟你商量,他明天飛錦官城。”

“這週不是要去京城。”沈南逸似笑非笑地問了句。

沈懷似被戳到痛處,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