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這天小姨小姨夫帶著最小的表哥,大姨,大舅,二舅帶著小表妹,小舅舅全家,再加上大伯,二伯,叔叔家也來王悠家拜年,十幾二十個人堂屋都快坐不下了。
王悠一到家就進廚房幫忙,王玉坐在小板凳上幫忙擇菜,王悠就做到灶前幫忙燒火,胡敏則先把要蒸的肘子、扣肉先放到鍋裏開始蒸,再把飯給燜上,趁著這個空當把要切的菜都事先切好,蔥薑蒜洗好後也切好備用,蒸菜差不多快好的時候,胡敏就動作麻利地用兩口鍋同時炒菜。
因為人比較多,一張桌子坐不下,王思涵就把自己家裏的圓桌麵放到烤火架上,分成兩桌才坐下來,男人基本上都喝酒坐一桌,女人跟孩子坐另一桌。
王思涵把把做好的蒸菜分成兩份端上桌,就坐到男人那一桌招呼客人,王玉把炒好的菜陸續端上桌,王鴻邊吃邊幫忙遞個菜,那個煙什麼的。等到菜全部炒好上桌之後,餓癟了的王悠才洗幹淨手跟姐姐出去吃飯。吃完飯客人都走了以後,王悠跟姐姐又洗了一大盤的碗筷,王鴻則負責打掃。
很快就到了正月十四,按照傳統習俗,正月十四、十五這兩天要舞龍燈。王悠一大早就爬了起來,走在堂屋裏邊烤火邊等著龍燈來。
“小悠,快出來,龍燈來了。”王鴻跑到堂屋門口喊了一聲又匆匆跑走了。
王悠起身跑到場院上,遠遠的就看到一隊穿著黃色衣服的人朝村子走了過來,快到村口的時候,鑼鼓咚咚鏘鏘地敲了起來。王悠跟著村裏的小孩子一起跑過去看,打頭就是兩個舉著排燈的人,然後就是兩個扮演大頭娃娃的,接著是什麼蚌殼精,龍船,花車花花綠綠的一大堆,再後麵就跟著十幾個人舉著一條渾身金燦燦的龍。這時候村裏的人就要放鞭炮接龍,鞭炮放得越多,表示這個村裏的人越是熱情好客,舞龍隊就會在村裏停下來找塊大的空地開始舞龍表演。按照民間的說法,小孩子在龍身下麵鑽來鑽去,就會去掉粘在身上不好的晦氣,保佑小孩子平安健康,本來在一邊看熱鬧的王悠也被胡敏押著在龍身下鑽了幾個來回。有幾個彪悍的大嫂還在龍頭上拽下來一把龍須,聽說把這些龍須用紅綢布包好放在小孩的枕頭底下,有壓驚的作用。
民間的習俗是初一的火,十五的燈,所以正月十五這天村裏家家戶戶從大清早就開著電燈,一直要亮到深夜十二點以後才會熄滅,以前沒電燈的時候就點煤油燈、蠟燭。有些講究的人家還會從自家門口開始,在小路的兩旁都放上點燃的蠟燭,一直延伸到水邊,說這樣靠水會接來四方財。王悠家沒在外麵點蠟燭什麼的,但是王思涵還是特意到小賣部買了幾個一百瓦的燈泡換上,明晃晃的照得屋裏亮如白晝。
吃完晚飯後,全家圍坐在炭盆旁邊吃零食聊天。因為正月十六學校就要開學了,王悠決定今天晚上就跟爸媽提自己要跳級的事。
“爸爸、媽媽,我想跟你們說件事。”王悠剝了粒奶糖塞進嘴裏含含糊糊的說道。
“什麼事啊?要零花錢嗎?不是給你們三兄妹都留了一些嗎?”自家老婆雖然把孩子過年收到的紅包都拿去了,但是也給他們留了一點,難道這麼快就花完了?王思涵皺著眉有些疑惑的看著小女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