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玨抬袖提筆,在紙上寫下棺蓋上的那幾句話——

鬆下老蕉客,雲外醉蓬萊;殘酒脫沉贅,夢轉千百載。金丹歸泥穴,六息散八海;洞章書玄虛,臨嶽觀太白。三橫逢一縱,弓木遇長才;直把天門開,送我歸闕台。

第130章

無昧盯著紙咬指:“三橫逢一縱,弓木遇長才,是不是一個王字和一個張字……”

屋中有些人是第一次看到幾句話,頓時覺得周圍空氣有些寒涼。

王侍郎的王,張知縣的張。

確實是這二人打開了石棺。

難道,多年之前,石棺的主人,早已預料到了一切?

蘭玨道:“這幾句讀來很有些意思。不過按照並沒什麽來解釋,三橫一縱,弓木長才,乃是弄玄虛寫讖語的一個尋常手法。王、張二姓是大姓。入墓啟棺,一個人必然不行,得要一群人。眾人之中,十之八九,會有一兩個姓張或姓王的。這樣便能對上了。”

張屏點點頭。

謝賦行禮:“下官鬥膽請問,那為什麽不用李或趙?”

蘭玨道:“或許是三橫一縱,弓木長才兩句與整體更搭,韻也對。隻是本部院的推測爾。”

張屏又點頭:“下官覺得大人說得對。”

蘭玨端詳紙上:“諸多玄虛詞句,若是推敲地形,鬆、雲、嶽、太白,都是高處,應是一山也。”

謝賦淡淡道:“稟二位大人,本縣境內,從古到今,隻有壽念山一座山。”

蘭玨道:“洞章書玄虛,臨嶽觀太白,直解可以解做一個山洞,能觀太白星。而直把天門開,送我歸闕台兩句,可看做山頂。”

張屏再點點頭:“嗯,所以才假借扶乩,把石棺運上山頂。”

重葬與修廟,其實都是為了再挖挖山頂。

謝賦聽這麽一說,想到慈壽觀大殿下的那個存放石棺的地洞,方位與這兩句十分對得上,不禁渾身毛孔一緊。

“下官再鬥膽請問,大人的意思是,這幾句話不是我等先發現,當時凶手也知道了。那為什麽凶手不毀了棺蓋上的這幾句話,還要用蠟封住,再讓別人發現?”

無昧道:“貧道逾越插一句,可能他們也沒想過後麵還會有人開吧。且那石棺的確玄妙,常人亦不敢擅毀之。”

張屏立刻道:“否。凶手殺死石槨中女子時,並未發現蓋上的字跡。”

如果發現了,他們會立刻解句,並挖掘壽念山頂。

而壽念山頂,是在石槨被村民挖出,要依照做法事的道人扶乩的內容,遷葬古井姥姥仙身時,才動土。

“依事實推測,這幾行字應是那個扶乩的道人假作法事時,偶然發現的。這些字跡並未被毀掉,而是又用蠟封住,可再推測,他沒有把這件事告訴他的同夥,而是編了其他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