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3)

這樣的解釋不是沒有疑點,可張忠刺殺皇上的事屬實,又有被嚇壞的琴妃作證,確實是皇上讓伊重人殺了孫季禹。

琴妃是在場唯一的證人,她的話是最有力的證據。而且誰都知道琴妃和伊重人不對盤,伊重人是茹貴妃的人,琴妃又是皇上的寵妃,琴妃沒有理由替伊重人說話,那她所言應該就是實情。沒想到張忠竟然如此歹毒。

伊重人拿了張忠的督公令牌,迅速趕往滬安衛的本營。

茹貴妃則很快冷靜下來,下令封鎖消息,並以太子的名義召朝中幾位重臣進宮。

太子今年不過九歲,以太子的名義……被召見的幾位大臣立刻嗅到了異樣,馬上進宮。

這一晚,宮中人心惶惶,一場大清洗在嘉政帝被刺殺身亡的消息傳出之前席捲宮廷和京城。

十日後,皇帝殯天的消息才傳出。張忠刺殺皇上,孫季禹被張忠誣告害死,滬安衛千戶伊重人在關鍵時候拿下張忠、保太子平安,為首功。

雖然伊重人殺了孫季禹,但他是奉命行事,誰也不能怪他,要怪隻能怪張忠太歹毒。

皇上突然駕崩,年幼的太子臨危登基,榮升為太後的茹貴妃垂簾聽政,伊重人一躍成為滬安衛的督公。而在新的司使選出來之前,伊重人代管禦親衛。

伊重人是新皇的救命恩人,又是太後的心腹,如今更是大權在握,權勢堪比當初的張忠、孫季禹。

朝廷內之前還在想辦法對抗張忠和孫季禹的大臣們頓時收了聲,伊重人的狠厲不同於張忠和孫季禹,卻比他們更令人膽寒。

許多人都以為腥風血雨又要到來了,不知第一個被伊重人開刀的大臣會是誰,一時間人人自危。

※※※

「重人,你真的要親自去嗎?不過是個神棍,派誰去不都一樣?」

太後寢宮,茹太後戀戀不捨地拉著伊重人的手。

兒子順利登基,她榮登太後之位,若不是伊重人,這一切她還不知何時才能得到。茹太後一點都沒有父親剛剛過世的悲傷,現在她最信任的非伊重人莫屬。

伊重人任茹太後握著他的手,蹙眉道:「司馬憲能做到一呼百應的神棍,本身的實力肯定不俗。奴才派去刺殺他的人全部有去無回,要麼他身邊有高人,要麼他的功夫極高。

「娘娘,如今咱們北有越王、南有司馬憲,皇上又剛剛登基,若能殺他們其中一人,可極大鼓舞朝廷禦敵士氣。越王現在被昆國的三十萬大軍和朝廷的二十萬大軍拖著,暫時還無甚大礙,但這個「天神教」,卻是越早除掉越好,否則後患無窮。

「殺了司馬憲,天神教必亂,朝廷便可趁機剷除,也可緩解朝廷的壓力。另外,昆國肯出兵,為的是咱們的四座城池,如今先皇殯天,難保不會有什麼差池,就算沒有差池,娘娘就甘願割讓四座城池?」

茹太後的臉上表情陰狠:「昆國趁人之危,等解決了越王和那個神棍,哀家必定拿他們開刀!哀家絕不允許有人威脅到皇上的地位。」

「所以,奴才必須出麵。」

茹太後馬上擔心地說:「你一個人去,哀家不放心,你多帶些人去。」已是同意。

伊重人道:「奴才自會做萬全的安排。」

「你走了,滬安衛和禦親衛怎麼辦?那些人,哀家一個都不相信。」

「奴才自是有了合適的人選才敢離開娘娘。滬安衛這邊,娘娘可放心交給新提拔上來的掌筆太監郭安,此人行事謹慎,以前是滬安衛的掌班。」

「至於禦親衛,娘娘不如從您的本家裏挑選一位。奴才記得娘娘有一位堂弟,叫莊也,此人算是旁支,父母早亡,也沒什麼兄弟,在兵部營做小總。娘娘若把他提升為禦親衛司使,他必定會對娘娘感恩戴德,言聽計從。最重要的是,他是旁支,與本家沒什麼過多瓜葛,也避免日後不好控製。」

茹太後依偎進伊重人的懷裏,感動地說:「還是你想得周到,本宮身邊的人若都能如你這般,時時為本宮著想就好了。重人,若你不是太監,本宮馬上讓皇上封你為丞相。」

伊重人的眼裏閃過一抹冷光,口吻溫柔了幾分:「奴才為娘娘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從娘娘這裏得到什麼好處,娘娘應該知道奴才的心才是。」

茹太後的心裏一動,抱住了伊重人。

「娘娘,奴才走後您要萬事小心。」

「你放心,本宮可不是那些隻會跟男人邀寵的小賤人,沒那麼好欺負的。」茹太後的口吻一轉,陰狠無比地問:「琴妃那個小賤人呢?你可答應哀家替哀家出氣的。」

「娘娘還信不過奴才嗎?落到奴才手裏,奴才隻會叫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茹貴妃笑了:「本宮就知道把她交給你最合適。」

伊重人勾了勾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