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裏, 顧沅是做什麼都有人跟著, 別說是想逃了, 就連自己一個人的時間都沒有。
從大魏陪嫁來的小婢女有兩人, 再加之王後澧貼, 又送了她兩人,她這屋內就有了四個人, 更別說是還有驛館外的守衛了。
王後並沒有不準她出去,隻是出去必須要有人跟著。一大早用過早膳後, 顧沅就有些坐不住了, 正準備收拾一番出去走走也好熟悉熟悉, 誰知,前腳才邁出房門, 後腳便見五公主來了。
五公主一見她,便熱切的圍了過來, 說是王後吩咐她, 大魏公主初來,要她來多陪一陪。
雖說王後和五公主是好心,可顧沅一聽,心裏更想哭了, 又多了一個人……
今日天色正當好, 暖日高懸,留灑下一地金輝,愈發顯得街市繁榮和樂,雖不似大魏熱鬧, 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南越國的小玩意和吃食並不如大魏做的精致,但卻都是顧沅沒見過的東西,讓她一時感到十分新鮮。
兩人在外逛了足足有多半日,又買了幾樣小玩意兒,直至天色漸暗,顧沅才回了驛館。
一連幾日皆是如此。
顧沅也漸漸摸清了這個小城的門路。
王宮位於最中心,分東西市,城□□有兩個城門,城東通往西域,城西便通往大魏。若想出關,必先出示通關文牒。
文牒可以偽造,隻是她還記得在來時,可是途經了一大片的荒漠,若沒有專門的人指路,隻怕是會迷失在這荒漠中也說不定。
屆時,別說是逃走了,就是性命都堪危……
唯一可行的法子便隻有混入商隊,跟著商隊一同離開,宋綾說的很對,十日後,的確是最好的時機。
祭灶神是南越國最為重視的一個祭祀禮,在這一日,所有的百姓一起齋戒祈福,播種豆菽,祈求來年國泰民安,衣食不愁。
祭拜灶神不僅要持續一整日,更是要提前三天來沐浴焚香,以示對神靈的敬重。
這一日城中人數眾多,大多數的守衛必會集中在灶神廟附近,而城門口的守衛恰是最鬆散的時候……她們隻要提前聯絡好,再不勤聲色的離開,完全有機會可以出城。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顧沅又和宋綾兩人商量了好一陣子,宋綾本還有些猶豫不絕,可在顧沅的好一番勸說下,才鼓起了勇氣,準備一試。
十日眨眼便過,所謂入鄉隨俗,王後心細,還特地提前給顧沅送來了一身衣裳,又命婢女來教習她規矩。免的出了差錯。
這日一大早,便有侍女來為她梳洗打扮,南越國崇尚玄青色,在這一日,男女老少皆著同色衣袍行祭拜禮,益發顯得莊重又肅穆。
偌大的一片空地上,烏昏昏的站著許多人,顧沅被安置在了隊尾,隻等吉時到來,聽南越王宣讀冊文後,眾人席地誦經時,她便可隨意尋個由頭,同宋綾趁機出去。
一切順利的有些過頭,後院木門的門口,顧沅按照約定的時辰同宋綾踫麵,兩人都不由有些意外,隨意尋了個借口竟餘毫都沒有惹人懷疑,可也來不及多思,便急匆匆奔著西城門而去。
哪知,到了西城門,她們看到了事先聯絡好的商隊,也看到了靜靜站在一旁看著她們的王後……
行跡敗露,兩人不得不又隨著王後回了去。
王後看著兩人卻忽的輕嘆了一口,她握上了兩人的手,緩緩開口道︰“我知你二人心有怨氣,背井離鄉的滋味並不好受,可這就是命,來都來了,何不試著接受呢!”
顧沅和宋綾垂著頭不語,平心而論,王後心存良善,如今她們逃跑被撞破,都毫無苛責,如此她們還不知分寸,是她們的不是,隻是這是南越國,再好也不是她們的家……
王後道︰“你們以為那同行的商隊真的可信嗎?敢做兩國的生意之人,又豈是簡單之輩,你們以為隻要給了錢,出了南越國人家就會放了你們?你們未免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