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臥龍(2 / 3)

轉眼已是半夜,雨越來越大,有傾盆之勢。

一把雨傘飄至曹操的頭頂,“將軍,亮讓你受苦了!”清朗的的聲音傳入曹操的耳畔。

曹操抬頭望去,隻見一人身長八尺,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暗想,這肯定就是臥龍先生了吧,趕忙起身行禮,卻站立不穩,暈了過去。

曹操本來極為健康,隻是經過長時間的逃亡,身體已經虛弱,又斷食兩天,已經支撐不下去,夜降大雨,曹操靠精神力的集中才沒有暈倒,現在看見臥龍,神情一鬆,昏死了過去。

曹操醒來,已是接近中午,書童送來的食物被曹操狼吞虎咽的吞下,吃完後,趕忙問道:“臥龍先生何在?”

“在草堂上午睡還沒醒來,將軍若想見先生,我馬上去通傳。”童子回答道。

“曹操趕緊製止,示意自己可以等候,千萬不要吵醒先生。

曹操和徐庶徐步走進,見臥龍仰臥於草堂幾席之上。曹操走在台階下。閑來無事,曹操觀賞起園內的景致來。

隻見園內,一種古色古香餘韻撲麵而來。高大的銀杏樹滄桑成一個個美麗的傳說。似在傾訴著主人的智慧,印證著千古人龍的智慧與忠誠……靜靜開放著的水蓮花流瀉出東方聖人的一片純潔。

曹操和徐庶在門外等候觀望著風景。再看堂上時,見臥龍翻身準備起床,卻有翻了個身麵向牆壁睡去。童子正準備叫醒孔明。曹操趕緊製止,兩人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孔明吟罷,翻身問童子曰:“有俗客來否?”

童子曰:“曹將軍和徐先生在門外,立候多時了。”

“何不早報!尚容更衣。”孔明趕緊起身說道。遂轉入後堂。大概一刻鍾時間,孔明走出門外,將曹操兩人迎進屋裏。

分賓主坐定後,諸葛說道:“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將軍冒雨求見,不知所為何事?“

“操不自量力,想為天下人伸張正義,隻是奈何才疏學淺,想請先生指點一二。

“亮昨夜觀將軍行為,足見將軍憂民憂國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誤下問。”諸葛亮說道。

“水鏡先生的舉薦,元直的評價。曹深信不疑,望先生看在天下蒼生份上教我。”曹操說道。

“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隻是一個耕夫罷了,怎麼敢談天下事大事?二位先生謬讚,亮虧不敢當。”孔明推諉道。

“孔明,你不看在我倆平日的友誼,也該想想我家主公昨夜冒雨求你,你當真不感動嗎?”徐庶終於生氣了。

“唉,好吧,願聞將軍之誌。”孔明笑道。

“曹隻是希望擊敗董賊,給天下黎民一個安定的生活,望先生教我。”曹操看孔明終於肯幫助自己,高興的說道。

“擊敗董賊,就能天下安定了嗎?”孔明反問道。

“是呀,天下諸侯紛爭,戰火不斷,擊敗董賊天下就能安定了嗎?”曹操暗自思量。

“確實,隻有一統天下。”曹操思索片刻說道。

“將軍觀劉備,劉使君其人如何?”孔明又問道。

曹操沉吟片刻,沒有正麵回答孔明的問題,隻是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著名的木匠,他周遊世界,尋找最好的木料。有一天,他看見了一株很大的樹木,隻要一個分叉的側枝就能製作一條船,木匠在樹前看了許久,轉身離去了,他的弟子就非常奇怪,對他的師傅問道:“師傅,這株樹木是您平生見過最好的材料,可是您為什麼轉身離開了呢?那個木匠說道:“這棵樹木看起來很大,很好,可是它作成船會沉,作成棺材回腐爛,正因為它的一無是處,才使它生長到了現在成為如此大的樹木。

孔明聽完,深深的思考了片刻,說道:“真是發人深省的故事,正確的揭示事情的內涵呀。正是玄德的小仁小義在亂世中顯得毫無用處還有他皇叔的招牌才使他一直免遭殺身之禍,正因為他不被別人看好和認同,所以他將來必然會做大做強。

孔明接著說道:“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將軍刺卓已有威名,若在中原一帶招兵買馬,招納賢士,必然文武懼全,相得益彰。我聽聞數天前袁紹脫逃,到時必會在自己的根據地其兵,和將軍隔江相望,而袁紹者,少謀而無斷,克紹以屬必然。中原已得其二。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江東之地,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占據荊州,待內部安定,國富民強之時,可跨荊擊之,天下可得,漢室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