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改革是一方諸侯乃至一個國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俗話說的好‘錢雖不萬能,但沒有錢卻萬萬不能’從此處就可以看出財政的重要,沒有錢將寸步難行。
現在曹操正處於創業最艱難的時期,真是要錢缺錢,要糧沒糧。在這個亂世,沒錢就不能裝備軍隊,沒糧就不能發軍餉,沒軍隊就受人欺淩。
曹操的腦子裏雖裝滿了21世紀最先進的知識,卻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聚居大量財富,更別提那些知識的可行性了,在漢末時期,要想實現飛機漫天飛,大炮滿地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曹操的資金充足到可以改變一切,不過,現在看來,這也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隻有付出才有收獲。”曹操嘀咕了一句。
接下來,曹操查點了賬簿,領地的啟動資金有大概700萬兩,曹操首先支出了佃農150萬兩的工資,軍隊初步建成,支出了250萬兩,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少。屬下的官員薪水有100萬兩。由於資金緊缺所以隻建設了陳留和極少部分地區的一些公共設施,這一部份大概花費了50萬兩,還花費了50萬兩購買耕牛、鋤具、種子等農用器材,招收了大量無業流民作為勞動力。真正的財政資金隻剩下100萬兩。隨著曹操的自言自語,財政開支就這樣清楚、明白的羅列開來。
隨後,諸葛夫婦來訪,隨後就是徹夜長談。
隨著曹操將大量資金投入農業開發,陳留各處由曹操統治的地區人口大增,不僅如此,曹操還將農業稅收下調到了10%以下,當真是下足了血本,大多數的諸侯都對曹操的做法嗤之以鼻,殊不知,曹操此舉為以後的發展帶來無盡的好處。首先,農民安定下來,曹操的農業製度給他們帶去了希望,大量人口從各地遷到曹操的領土,人民對曹操的統治給予了厚望,曹操這招使領地的生產力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下來,還為以後的工商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曹操決定將剩下的全部資金全部投入工商業。
曹操花費了5萬兩用來開發煤礦,畢竟煤才是重工業的血液,可惜的是,在陳留等地,以平原居多,搜尋數日,也隻找到幾個較小的煤礦,不過,寥勝與無。
煤的出現,使曹操手下士兵的鎧甲、兵器全部成為鋼鐵鑄造,在鐵器時代,真是一個質的飛躍。優良的裝備使曹操的勢力增長了一大截,冠絕天下。還有一個意外就是,高溫冶鐵還鑄造出了玻璃這個新型品種,曹操設法鑄造出了琉璃,將其生產成各種盛酒的器具,準備用來拉攏各方關係。
另外,紡織業是曹操絕對不會放棄的行當,經過曹操努力的回憶,終於製造出來了世上最精致的絲綢來,這種絲綢不管從外觀和質量上都是絕對最優秀的,是豪門貴族的首選,但其昂貴的價格是普通百姓所難以接受,所以在曹操與一群師傅的鑽研和摸索下,終於改良出一套棉線紡織的簡便方法,不過這個時候,棉花的主要產地還是嶺南雷州一帶,所以不得不從嶺南運進棉花。
初期,曹操就建立起了紡織,采礦,鋼鐵,冶金,琉璃製造五大行業。不過由於資金的極度缺乏,與其說曹操建立起了幾家大的廠房還不如說是幾家小的作坊來得合適。
一個月後,情況就就得到了大的改觀。
又是一個月前開露天會議的這一天,又是平台的這個地方,曹操在高崗上宣讀著一些數字:“領地的資產除去各項開支,竟還節餘2000萬兩。”
緊接著,曹操又說出一些令人震驚的數字!
“發放佃農的工資300萬兩、軍隊500萬兩,花費了300萬兩左右大型漁船以及更換軍隊裝備,屬下官員的薪金共200萬兩,除去支出,還剩餘600萬兩。”
原本聽到一個月有2000萬兩收入的民眾和官員,都很興奮,因為以前最多就是500萬兩啊,沒想到曹操一來就讓資金翻了4倍。但是接下來的支出資金的數目卻讓他們心驚膽顫,1400萬兩就這麼一下子沒有了。
沒有任何人埋怨曹操亂花錢,因為曹操的錢都是用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麵。那些官員更是不會,他們沒想到自己的大人居然願意花費這麼多銀兩來搞建設,以前那些官員都是千方百計想著怎麼撈錢,哪像現在的曹操一樣,想著怎麼改善下麵的生活啊。
是的,曹操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他考慮的的百姓的福祉,隻要在亂世中能讓百姓過上安樂的日子,他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