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1 / 2)

從正德帝在香山遇到刺客匆匆回京, 京城百姓便都變得噤若寒蟬,如非必要,絕不多說一句話, 免得惹火上身。

不時有衙差、錦衣衛從街道上穿梭而過過, 偶爾押著不知犯了什麼罪的嫌犯。

虞寧初謹記表姐沈明嵐的叮囑, 告誡家中仆人必須謹言慎行。

國舅府出事後, 平西侯府也被牽連, 三夫人暫且不好出門,派了身邊嬤嬤分別過來交代虞寧初與沈明嵐,除非國舅府一案有了裁斷, 表姐妹倆都老老實實在家裏帶著,不要出門閑逛,彼此之間也先停止走勤。

這麼一來, 沈明嵐還能從曹堅那裏得到些具澧消息, 虞寧初就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了, 也不敢讓人打聽,隻能默默求菩薩保佑舅舅與表姐她們無事。

忐忑不安地過了半個多月,四月下旬, 李管事從炒貨鋪子那邊過來了, 腳步匆匆,額頭冒了汗。

虞寧初帶著溫嬤嬤, 快步來到廳堂見他。

李管事喘著氣道:“城門前貼了告示,韓國舅一家謀逆造反已經定罪,今日便全族問斬, 護國公府秦家與韓家狼狽為奸結黨謀私, 全族被發配邊疆!”

溫嬤嬤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那可是國舅府啊, 韓國舅把持朝政十幾年,說斬就斬了?

虞寧初更關心平西侯府那邊的情況。

李管事道:“我親自去看過,告示上沒有提到侯府,想來應該無事。”

溫嬤嬤安慰虞寧初:“侯府與秦家不一樣,秦家一直與國舅府沆瀣一氣,所以國舅府出了事秦家也不可能善終,侯爺與韓國舅除了兩重姻親,基本沒什麼來往,且沈氏世代忠良,皇上與百姓都看在眼裏的。姑娘且等著,過兩天三夫人就該送消息過來了。”

如溫嬤嬤所料,韓家眾人問斬後的第三日,三夫人親自來了四井胡同。

“舅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虞寧初迫不及待地問道。

三夫人打發了丫鬟們,將最近京城發生的一連串的事情細細道來。

虞寧初聽得震驚不已,自從她進京,先後經歷過孟家、蘇家兩家被韓國舅率領的錦衣衛冠以謀逆的罪名虛死,如今同樣的罪名竟然也落到了韓國舅頭上。

或許,這就是善惡報應吧。

“皇上已經查清了,咱們侯府與此案無關,你舅舅他們已經官復原職了,包括你大表哥,也繼續任著禦前侍衛統領。對了,阿蕪應該還不知道吧,初一早上你大表嫂生了個女兒,母女倆都很好,你不用擔心。”

得知平西侯府完全沒有被韓家這門姻親影響,虞寧初也深深地鬆了口氣,不過,她有點好奇,國舅府造反,皇上真的不會對侯夫人韓氏、大表嫂韓錦竺降罪嗎?她記得揚州蘇家的案子,罪及九族,連外嫁女都被抓了起來。

三夫人解釋道:“外嫁女受不受牽連,與夫家的名望品行也有關係,皇上既然不疑沈家,仍然器重沈家,又怎麼會趕盡殺絕,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連皇後娘娘都被皇上送去了行宮思過,太夫人隻好也將你大舅母送去莊子上,至於你大表嫂,等她出了月子,也得搬去莊子。”

說到這裏,三夫人嘆了一口氣。

虞寧初心揪了一下:“送去莊子,何時能回來?大表嫂才剛剛生了女兒,孩子怎麼辦?”

三夫人嘆道:“還能怎麼辦,堂堂侯府,總能請到乳母,不會虧待了一個孩子。”

至於歸期,這輩子韓氏與韓錦竺恐怕都不能再回侯府了。平西侯這個年紀,或許不會再續娶,給韓氏保留侯夫人的身份,沈琢畢竟年輕,膝下也沒有兒子,過個兩三年,說不定就得將韓錦竺貶為妾室,再娶新妻。當然,如果沈琢是個長情人,可能也不會那麼做,隻是夫妻倆常年兩地分離,沈琢血氣方剛的,真能不介意長夜寂寞,不介意沒有兒子嗎?就算沈琢不介意,上麵還有太夫人催著。

沈家的四位表哥中,虞寧初最親近親表哥沈逸,最敬重的則是大表哥沈琢,聽聞沈琢新婚燕爾初為人父卻不得不與愛妻分離,虞寧初難免心情也沉重下來。

三夫人低聲道:“侯府與國舅府兩代交好,出了這麼大的事還能完好無損,已屬幸事。你大舅母、大表嫂雖然要前往莊子居住,可人畢竟活著,總有見麵的機會,想想韓家死去的那些人,那才是徹底沒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