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組組員有懷疑程圳清和發布者是同一人,經過監控裏多個角度的比對,這個可能性還未被排除。但發布者和凶手是同一人還是團夥作案,這一點還不明確,有待進一步搜證調查。”
“抓獲程圳清之後,在提審中對他的某些異常行為詢問,他給出的解釋是‘劇本不能改變’,什麽樣的劇本沒有明說,似乎在暗示背後有一個巨大的陰謀。還有保險箱裏的信封,他說時機不對,我現在還沒拆開,不清楚裏麵的照片是什麽內容。”
“剩下一些疑問,譬如程2那天晚上在做什麽以及他是怎麽去的公館,這些和前麵的相比,都是小問題了,如果能鎖定凶手的話應該都會迎刃而解。”
這些案件疑點,何危將它們全部梳理整齊,一條條列出,頓時變得清晰不少。相較於何危死亡的案子,程澤生的案子沒透出那麽多玄乎的味道,但卻都是單鏈證據,又散又亂,無法串到一起。這種證據看起來沒什麽關聯,但若是能找到關鍵性的某一條,那現有的東西都可以順理成章串聯起來,證據鏈也能形成。
可惜缺的就是關鍵一環,有關凶手的蹤跡,在整個案件中都沒有提及。原先勘察到的那些一知半解無法比對的痕跡,被認為可能是時空折疊的效果,排除之後,這下更好,凶手一點蹤跡都不見了,徹徹底底的隱形人犯罪。
程澤生的視線從那段簡譜上掃過,無意間看見程圳清提供的保險櫃密碼,怔了怔,眼神在兩行數字上下遊走,驚訝:“這兩個是同一組數字!”
何危被他的話吸引,立刻對比簡譜和保險櫃的密碼。85553113,1、7相加是8;2、3相加是5;1、2相加是3;6、5相加是11;2、1相加是3。這個密碼就是簡譜相加之後形成的數字,何危想到他在審訊室裏提供密碼時意味深長的眼神,頓悟:他知道,他清楚明白這個簡譜的特殊性和必要性,才會將它轉化成密碼加以暗示。
何危皺起眉,這個簡譜的曲調,是牆上那麵石英鍾的報時音。到底是程澤生創作了它,它才被做出來,還是它早就存在,而是被程澤生記下來的呢?
以及為什麽會成為午夜零點特殊時間段的報時音,十分耐人尋味。何危打電話去廠家了解過,得知這是後來插入USB設定的,可誰又能未卜先知,在他們住進來之前就將這一切布置好?
————
“保險櫃的密碼,有什麽特殊含義嗎?”
程圳清裝作不記得,何危拿著程澤生的筆記本,翻到那一頁,點了點:“想起來了嗎?”
程圳清看了一眼,聳肩:“哦,這個啊,我也是無意間看見這個譜子,就拿來當密碼用了。”
“這是程澤生什麽時候寫的?為什麽沒有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