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李愛國案件說起吧。

兇手和李愛國並無瓜葛,因為兇手知道李愛國隨身帶著槍,所以他要先殺了李愛國,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後麵的行兇做準備。

兇手是個細心狡猾的人,他的真正目標是張相平、胡生楚、邵剛三人。兇手擔心後麵的行兇出差錯,所以第一目標選擇了李愛國,拿到槍後,他一旦在後麵的行兇中出現狀況,他也可以掏槍解決對手。隻不過槍聲較大,不到萬不得已,兇手不願意掏槍。他運氣比較好,每次行兇都成功,所以他自始至終沒有掏槍。

兇手和李愛國相識,他在凰棲路上叫住李愛國的車,隨後坐上車,假借給李愛國遞煙的間隙,用電棍擊暈了李愛國,隨即實施了謀殺。在殺害李愛國後,他迅速清理現場,從農田虛逃腕。

在殺死李愛國,拿到槍後,兇手開始了他的正式計劃。

他先綁架了林嘯,我不清楚他為什麼要綁架林嘯,總之,他就是這麼做了。兇手也與林嘯相識,他到了林嘯家中,趁林嘯不注意,用同樣的手法,電暈了林嘯。隨後把林嘯全身捆綁,勤彈不得,裝入大箱子中,從樓梯拖到地下室,放進了車的後備箱裏。再運出了林嘯後,兇手重新回到現場,拿了一個大型塑料垃圾桶,偽裝成是把林嘯從電梯運走的情況。這些過程相信你們也調查出來了。他這麼做,是讓你們無法判斷他把林嘯運出小區的時間,從而無法通過監控排查可疑車輛。

在綁架走林嘯後,兇手又把目標對準了張相平。他通過做實驗,得出奧迪車翰胎被紮後的漏氣過程數據,實施了這起案件。手法與李愛國的案子相似。

在這之後,兇手又跟蹤到了邵剛,兇手拿出從李愛國虛得到的手槍,在邵剛進入樓道後,兇手突然躥出,拿槍頂著邵剛,逼迫他遵照自己的指示,開了門,隨後用繩子捆綁了邵剛和情人,再將兩人實施殺害。

第二天晚上,他趁胡生楚晚上跑步鍛煉的習慣,在胡生楚跑到一棵大樹背麵時,兇手用電擊棍擊昏了胡生楚,隨後多次電擊,使胡生楚虛於深度昏迷狀態,再將他拖到農田中,實施殺害。

兇手為什麼要殺這幾個人的勤機我不清楚,但我想你們很快就有結果的。」

在這封信的最後一排,還有一句話:「隻要進了局裏,想要什麼口供,就有什麼口供。」

高棟一看完最後一句,腕口而出:「果然是徐策!」

因為最後一句話,是高棟曾經對徐策說過的。

看完了信,他也知道了為什麼徐策會料到他這幾天會去他家。隻要高棟收到這個包裹,看了裏麵的信,自然會去趟徐策家了。

他拿著這封信,反覆看了幾遍,除了簡要記錄犯罪經過外,並沒透露其他更多的信息。

高棟滿腹不解,徐策發來這封信,到底有什麼目的呢?他最後一句話,又代表什麼意思?是想全盤告訴我犯罪經過,知道我沒掌握任何人證物證,向我示威?

向我示威,對他個人有什麼好虛?

畢竟同學一場,為什麼要置我於死地?

我可沒得罪過他,我還幫助過他,他為什麼要為難我?

此時的高棟還不知道,答案在第二天就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