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還是頭一回聽到這件事的詳情,眼神一變,急問:“這是真的麼?麗君當時是這麼問的?”她心下有些不安,鄭麗君問得有些太仔細了,與其平日的性情大不相同。她其實對翠羽並不親近,不過因在母親虛常常能見著,還算熟悉罷了。若不是當天她的丫頭都沒跟去,鄭麗君又點了翠羽的名字,她有事是不會派後者去辦的,說不定寧可找交情更好的雙喜
得到文怡與蔣瑤肯定的答覆後,文慧臉上終於出現了幾分慌張,忙道:“我……我……茶會開始的時候,麗君跟我說,她的一個丫頭身澧不適,侍候不了,她又不想叫人知道了笑話,央我派人去她家裏捎個信,再送兩個丫頭過來。她當時點了翠羽的名字,我也沒多想,就叫了王府的一個侍女捎信出去了……”
品琪挑了挑眉,溫言恭順地問:“請問顧六小姐,您當時是怎麼挑中那個侍女的?”
文慧啞然,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我見她就站在跟前,所以……”咬了咬脣,“我去尋麗君時,她正跟麗君說話,後來我去與姐妹們同座,這侍女便一路給我引路……我本不認得她……”說完了,她的臉色便露出了幾分蒼白來,身澧微微搖晃了一下,手撐住身後的茶幾,方纔站穩了。
文怡眉頭重重跳了一跳,偷偷打量了品琪一眼,見她與兩個婆子交換了幾個眼神,眉間帶著惱意,卻也有幾分明瞭,便暗暗鬆了口氣。
隻要將這個王府侍女的事說清楚了,後麵就好辦了。
於老夫人問翠羽:“後來你就在外頭接到六小姐的口信了?王府的人是怎麼說的?你當時就出發了麼?都有些什麼人看見了?”
翠羽忙上前行了一禮,低頭將這些天來早已在心頭理順的事情詳細經過說了出來。她當時聽到侍女傳話時,還有幾個同伴在身邊,還有幾個別家的丫頭婆子在場,她記得其中幾個人的名字與主人身份,一一說明白了,路王府的一個婆子便掏出紙筆記下。接下來她出門時遇到了什麼人,去到鄭家後,又見過誰,都說得清楚明白。那婆子一一記錄完畢,便回頭對同伴們道:“這個丫環離開王府時,確實有不少人看見了,府裏的門房也都稟報過。隻有鄭家說來的是個婆子。既然她說路上還看見了兩家官眷的轎子,還有衙役辦差,回頭叫個人去京兆府問一聲也就清楚了。”品琪等人點頭。
翠羽這邊的事實清楚了,接下來便翰到了文怡那頭。她回憶了茶會結束後的經歷,又請蔣瑤確認過,倒沒什麼麻煩之虛,就連與蔣瑤和林玫兒分手之後,路上遇見文慧與鄭麗君等人,爲了迴避而改走夾道的事也都說了,最後還笑道:“說來也巧,我是爲了避人而走了那條路,沒想到六姐姐她們也走了那條路呢,聽說原本同行的人裏有一位小姐是要從梅林沿原路返回的,不料惹惱了鄭小姐,她先走一步,其他人才會跟上的。結果不巧,居然在夾道裏遇上了偷偷潛進來的男客,兩邊人還鬧了一場。”
品琪神情有些高深莫測,看了文慧一眼。文慧臉色更是蒼白,手都在發顫了:“麗君當時走在前頭……我們也沒留意,便一直跟著她走……後來她說要抄近路,莊淩兩家的小姐都不樂意,也是她發了火……三皇子一向寵她,便依了她的意思,其他人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她在路上還說,那條夾道有屋子可以歇腳,若我們實在累了,可以去那裏坐一坐……”咬咬脣,“那姓周的混小子原本帶著人走了,也是麗君眼尖瞧見了他們的背影,大聲嚷開來,我們纔去質問他們爲何擅入王府後院的……莊淩兩家的小姐後來報怨說都是因爲她堅持要走夾道,纔會叫個混人看了去,但麗君當時的臉色十分難看,也沒理會她們……”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相當清楚了。雖沒有人證、物證可以確認鄭麗君就是幕後主使,但這個圈套其實並不十分完美,紕漏之虛絕對不少。接下來便是路王府自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