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婆的孫子叫勒魯,大約15、6歲的年紀,身材矮小,赤著雙腳,頭發淩亂無章。胡銘成揮揮手讓勒魯把蔡晨、老婆婆、三隻山羊先載過去。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勒魯重新劃船回來,胡銘成趕上毛驢上了船。
等到山壁前的時候,胡銘成發現果然有個一個高1米半,寬2米左右的山洞。進了山洞5米左右是直拐彎。拐彎處的牆壁上被塗成了水色,從遠處看和山壁渾然一體。這種隱蔽性讓人根本發現不了這個山洞的存在。
右拐彎前進了40米後,再左拐,船繼續行駛了大約80多米後,洞裏的光線開始慢慢明朗起來。
勒魯放慢船的速度後,從腰間拿出個笛子,輕輕吹出了個三長兩短的聲音。片刻,他們麵前的兩塊大石頭緩緩分開,小船從山洞裏駛了出來。
一出洞口,水麵一下子變的很小。麵前成了大約300平方米見方的小池塘。
胡銘成抬頭一看,右手下意識地扶了扶裝有短筒獵槍的背簍。一個二層竹樓在岸邊聳立,四個戴著藍頭巾的漢子在樓前亭子裏坐著打牌,背上都背著長槍。蔡晨臉色不安地在岸邊站著,老婆婆正在和另外一個戴著草帽的男人說話。
戴草帽的男人見胡銘成上了岸,臉上顯現出一副熱情的笑。老婆婆吆喝了一下她的三隻山羊,大聲說道:“大蒲扇,我們回家了啊。”戴草帽的男人點頭:“回去吧,回去吧。”然後抬腿衝著勒魯的屁股踢去,“魯子,還不過去幫你奶奶拿背簍!”蔡晨不言語,嘴唇輕閉,伸手接過胡銘成手裏的一根韁繩。老婆婆向著亭子裏的打牌的漢子們喊:“幺虎,想著早點送電,天一會兒就黑。”
帶著藍色頭巾的一個漢子大聲應諾:“曉得,曉得了。大娘你明天別再去摘果子了,大索說了,已經夠了。”
幾個人走了大約一裏的樣子,拐過山腳,一個大的牌樓出現在眼前。“黑風寨”三個大字鑲嵌在牌樓上,明晃晃地在夕陽光下耀人眼。蔡晨用手輕輕碰了碰胡銘成的胳膊,打算嘀咕聲什麼。胡銘成裝作沒有感覺到,緊走兩步,趕上老婆婆的腳步:“婆婆,這裏叫黑風寨啊?”
“是啊,咱這地方可有曆史了。從大名王朝刀客洪四哥和神算盤潘庸塵到靈行山定居,風風雨雨幾百年了。這山往西400裏沒有人煙,往北往南也都是500裏地山連著山。東麵就是剛才我們過來的地方。整個這一塊啊,”老婆婆伸手畫著,“也就幾千畝的地。咱們寨子一千多口人生活。”
勒魯黝黑的臉上泛起點笑意,道:“我們這裏就是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
胡銘成沒有料到其貌不揚的勒魯嘴巴裏能說出陶淵明來,“哦?勒魯你讀過書?陶淵明也知道?”
勒魯顯然覺得胡銘成問的問題有點低級,詫異道:“哥哥你不知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老婆婆向著一個宅子走去,“魯子已經讀完了高小。他現在主要修油畫。剛上天際班。”
“天際班?”
“是啊。所以魯子是給我家爭氣的孩子。到了,進院來吧。”老婆婆帶著胡銘成和蔡晨進了自己家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