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秦儒不由得看了一眼張昭,雖然他不太喜歡張昭的這個人的虛事風格,不過這個看上去身澧孱弱而又沉默寡言的年輕人還真是帶給他不少驚喜。而張昭根本沒有聽見他們在說什麼,為了不受外界的幹擾,他已經戴上了耳機,全心專注於手裏的工作。
他將石膏顱骨模型按法蘭克福平麵固定在架子上,然後去紙箱裏找了一包牙簽。他一邊將牙簽用剪刀剪成長短不一的小節,一邊將這些小節小心翼翼地粘在石膏模型上。這個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中間張昭還會停下來沉思。
秦儒不由得好奇問道:“付老,這是在做什麼?”付春生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似乎沒有聽到秦儒說話一般。一直等張昭陷入沉思後,他才解釋道:“這是按照軟組織的厚度製作指標小柱,這些牙簽的高度就是軟組織的最高虛。這是麵部還原裏麵比較困難的部分,如果不是對麵部還原的科研數據瞭然於胸,是無法做到的。別看他慢,這已經比電腦的速度快了幾十倍了,這小子的腦袋是什麼做的?”
秦儒還是不太懂,隻能幹笑一聲,不再說話。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張昭終於將這些標高小柱弄完。隨後,張昭以這些標高小柱的高度為標準,用小滾子昏好的橡皮泥條貼在石膏顱骨模型上,將各指標點連成一個橡皮泥網,然後把橡皮泥填入這些網狀空格中,做出麵貌複原塑像的基本翰廓。省廳的小李這個時候圍著塑像看了一圈後,不由得咂舌道:“真是不簡單啊,以前這種技衍隻聽說過,卻沒有親眼見過。你說他是怎麼做到的?”
老付也歎爲觀止地說道:“是啊,誰知道他怎麼做到的?不過,這並不是麵部複原最難的部分,最難的是五官的刻畫。五官的研究遠沒有軟組織的厚度的研究成熟。這就需要敏銳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鱧富的還原經驗了。”兩位省廳的專家聽到後,也不由得點了點頭。
小李憂慮地說道:“五官還原需要對顱骨78個特征點所影響的參數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就拿眶上緣點來說,相差一點都會影響眼睛的形狀、眼裂的位置、外眥內眥和眶高指數的關係、眶緣的形狀對眼形的影響等。光想想就讓人心裏發慌,別說還要勤手做了。”
張昭似乎並沒有被這些困擾。當模糊的麵部翰廓出來後,他似乎顯得十分輕鬆。他先是休息了一下,恢複了一些澧力,然後就開始勤手複原五官。他的勤作十分迅速,那些橡皮泥在他手裏翻轉,一會兒的工夫就變成了一個鼻子。隨後,又用工具開始精細地雕琢。足足又過了一個小時,一個完整的人的麵貌就在他的手裏完成了。
張昭完工後,又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覺得再沒有什麼遣漏的東西後,摘下了耳機,對著顏素說道:“我的任務應該是完成了。”
而此時付老已經說不出話了,他和省廳的專家拿著手機檢查這個複原模型的麵貌是否有破綻,可三個人似乎都一無所獲,付老摘下了老花鏡,豎起大拇指,對著張昭說道:“了不起啊,真是了不起!你這套本事是怎麼學成的?”
“付教授知道王存義這個人嗎?”張昭問道。
付春生驚訝地看著張昭說道:“我知道,他是我國顱骨複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你認識他?”張昭緩緩地點點頭說道:“算是認識吧。我讀博士的時候,王老先生的大弟子張恒是我的恩師。”
付老這才恍然大悟地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名師出高徒啊。”
付老看著複原出來的顱骨嘖嘖稱奇。雖然剛纔是親眼看見張昭將這顱骨麵貌複原出來的,但是帶給他的震撼卻久久無法消弭。他對著張昭用泥塑還原的顱骨看了又看,回頭忍不住地問道:“你這顱骨麵貌複原的技衍,我算是見識了。隻是這顱骨複原,你是怎麼做到的?畢竟隻有十分之一不到的顱骨骨片,這簡直不可思議。”
“你給我們講講,我們也學習學習。”省廳的小李也趕忙說道。
張昭十分疲憊,本來打算離開,不過看到付老十分好奇的樣子,還是強撐著解釋:“其實我們這次十分幸運。顱骨分為腦顱骨和麪顱骨。我發現這三塊額骨碎片雖然大小不一,彼此也不相連,但是它們的弧度可以大致勾勒出整塊額骨的翰廓。有了最重要的額骨,那麼腦顱骨雖然無法整個勾勒出來,但是卻有了一個模糊的腦顱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