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黃巾軍個個大驚,就連廖化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陳孟的武藝他是知道的,頗有勇力,平日目空一切,其人雖然傲慢,但武藝還是很不錯的,跟他相比也差不了太多,沒想到一個回合不到就被敵將給斬了。
其實,以陳孟的武藝來說,絕對能夠支撐十幾個回合的,不應該出現這種一個回合都沒有照,便丟了性命的情況。歸結原因,一是陳孟對自己的武藝頗為自負,有點托大,二是顏良的武藝實在是高出陳孟太多,是陳孟以前所遇到的任何官軍將領所無法相比的。
顏良的一刀將陳孟斬落下馬,果然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在顏良的聲音落下許久之後,黃巾軍中沒有第二人敢出來迎戰,黃巾軍登時士氣大跌。在冷兵器時代,武將就是士兵的主心骨,跟隨著一個武藝高強的武將,無形之中就可以提升士兵的士氣。
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時期的各方諸侯都喜歡招募一些武藝高強的武將,因為他們不但可以在戰場斬殺對方敵將,提升己方士兵的士氣,並且在關鍵時候,這樣的武將還可以救主公於危難之中。
最能說明問題的便是曹操了,這在《三國演義》中是有詳細記載的。在諸侯盟散之時,曹操因追擊董卓而誤中徐榮埋伏,若非曹洪拚死相救,恐怕早就被俘虜到董卓跟前殺掉了;在宛城的時候,由於張繡降而複反,導致曹操措手不及,若**韋拚死擋住,曹操焉有命在;在同西涼馬超的戰鬥中,也是多虧了許褚的拚死保護,曹操才得以不被西涼士卒俘虜。從以上種種原因分析,在三國時代,武將的作用可見一斑。
所以,顏良的一刀之威竟然造成了黃巾軍無人出戰的窘局。顏良心裏爽呆了,但廖化卻心下猶豫了,不敢貿然出戰,因為他手下眾將無人能是顏良的對手,出去了也隻是白白送死,更會憑空助長敵軍的士氣,何況他們也不見得會出去送死。
這邊劉備樂了,沒想到竟然是這麼一個結果,剛才還為以自己的四萬之眾怎樣才能從十數萬黃巾軍的手中將宛城給奪過來而大傷腦筋呢,這樣看來也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想到這裏,劉備心中頓時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
就在廖化和黃巾軍都愣愣呆在原地的時候,顏良的心中真是爽到了極點,他和文醜是最早跟隨劉備的,顏良更自認為是劉備手下第一大將,但是隨著張飛、龐德和關羽等諸將的加入,顏良心裏的壓力大了許多,唯恐誰把這第一大將的位子搶走。看到黃巾軍久久無人應聲,顏良更是威風凜凜地再次大刀一指,高聲喝道:“對方敵將聽了,還有誰人敢再出來受死?”
這一下子可把廖化喚醒了,廖化心想,自己好歹也是十數萬軍隊的頭頭,這樣被敵方一員武將嚇得不敢動了,傳出去以後還怎麼混,他不是武藝高強嗎,可是我也有人多的優勢呀,你三萬,我六萬,多你一倍。單挑不行的話,我不會一塊上嗎,反正我的士兵多的是,看你能殺我多少士卒。
主意拿定,廖化手中鋼槍一挑,高喝:“全軍出擊。”身邊的旗令官急忙高高將紅旗舉起,頓時,六萬黃巾軍如潮水般向官軍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