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兗州危機(1 / 3)

;

第二百二十三章兗州危機

且說,應劭因為保護曹嵩不利,擔心會受到曹操的加害,於是便不敢再見曹操,匆忙回到泰山郡,接了家眷,直奔冀南投了袁紹。

來到鄴城之後,袁紹已經離開鄴城南下攻打兗州,留在鄴城指揮調度一切的是袁紹的席謀士沮授。沮授聽了應劭之言後,大喜之極,急忙將之安頓下來,並將此事派人飛騎報告給袁紹,同時也彙報了他因此事而想到的一個計謀。

袁紹接到沮授的彙報,也是大喜之極,急忙將隨軍的田豐與許攸、郭圖三人喊來,商議沮授計謀的可行性。其實,在沮授的書信來到之前,袁紹已經接到曹操大軍回援兗州的情報,而且已經與田豐三人進行了一次商議。結果是田豐與許攸主張繼續進軍,而郭圖則認為曹操既然已經回來了,就應該退兵,兩邊爭論不下,袁紹也是猶豫不決,大軍便在當地駐紮了一天。

看完沮授的飛:“主公,公與此計大妙也,曹操留守兗州大軍雖然不少,但是缺少糧草,主公與袁公路四路大軍齊進,若是能說動陶謙也出兵,則曹操如何能敵,兗州必歸主公所有也。”

郭圖則是搖了搖頭道:“主公不可,陶謙老邁懦弱,乃無能之輩也,其之所以宴請並派兵保護曹嵩,乃是為結交曹操也。眼下,因為陶謙用人不當,好事反成了壞事,陶謙躲閃曹操日後報仇還不及,如何會主動出兵兗州?”

許攸哈哈大笑道:“此易耳,陶謙是個老糊塗,其手下一眾謀士,也隻有陳珪父子還算有些眼光。若是主公能派出一個巧言善變之人,述之以大害,則陶謙定會出兵,助主公滅掉曹操,免遭日後大難。”

說到“巧言善變”,袁紹一下子就將目光轉移到了郭圖的身上,郭圖一看,哪裏不明白袁紹已經下了決心繼續進軍,於是也不再反對,當下一躬身道:“為了主公之千秋大業,圖願往徐州走上一遭。”

袁紹大喜道:“若是能說動陶謙出兵,公則大功也。”

有了這個決定,袁紹便去了退兵的念頭,並將曹嵩被殺以及郭圖遊說陶謙的事情派人飛報給袁術,讓其暫且不要有退兵之念,等待郭圖出使徐州的結果。

郭圖知道軍情緊急,一路之上皆是快馬奔馳,不敢有任何怠慢,不到五日,便到了徐州治所彭城,見到了陶謙。

此時陶謙已經聽說了張闓殺曹嵩之事,心中正恐慌不安,聽到袁紹派使者前來,不敢怠慢,急忙以上賓之禮接待,畢竟現在陶謙已經與曹操結下了深仇大恨,若是能結盟袁紹,倒也不失是對付曹操的好辦法。

一番俗套見禮之後,郭圖開門見山說道:“不知陶公可知張闓殺害曹公奪其財帛之事?”

陶謙歎道:“謙已然知道,原本是派張闓領軍護送曹公一行,誰料到其人賊心不改,見財起意,壞了曹公一家性命,謙正為此事惶惶不可終日也。”

郭圖笑道:“陶公乃仁義之君,此天下皆知也,曹孟德也不例外。然而,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張闓乃是徐州將領,又是奉了陶公之命,卻做下如此滔天罪行,陶公縱然有千嘴萬舌,也無法為自己辯清白也。”

陶謙道:“謙已經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往兗州,希望孟德不要因此興兵,以免造成徐州百姓之生靈塗炭也。”

郭圖問道:“若是陶公能夠抓住張闓,將之交給曹操,或許能夠避免此場大戰,若是不能,隻怕天下無人能阻其出兵也。”

“這……”陶謙這兩天最擔心的莫過於此,他知道曹操此人足智多謀,手下又是文興武昌,雄兵數十萬,一旦其兵徐州,絕非他所能擋也。不過,陶謙也明白,郭圖大老遠跑過來,絕非是單單為他分析形勢而已,於是便謙恭地站起身來,朝郭圖鞠了一躬,誠心問道:“還請先生相救。”

郭圖也站起身來,朝陶謙一鞠躬道:“陶公言重也,曹操也是我主之敵,圖此次受命來徐州,便是欲為陶公分憂解難也。”

陶謙大喜道:“還望先生教吾。”

郭圖笑了笑,緩緩吐出幾個字來:“轉防守為進攻,出兵兗州。”

“啊”,陶謙以及糜竺、陳登等人聞言皆是大吃一驚,這兩天來,從陶謙向下,所有的徐州文武都在苦思良策,能使徐州度過此次大厄,幾乎能想到的辦法眾人都想到了,卻是沒有一個人想到向兗州出兵,包括最為足智多謀的陳登。

郭圖點了點頭道:“對,出兵兗州,此有二利也。其眼下我主袁本初與我主之弟袁公路共起大軍二十萬,分四路進攻兗州,雖然曹孟德已經回軍防守,但兗州缺糧,其不利於久戰,否則,必勝內亂;曹孟德全力對付我主兄弟,決然想不到陶公會突然出兵,定然會倉促不及,此一戰可定兗州,陶公自此不用再擔心也;其二,一旦曹操滅亡,我主將會與陶公以及袁公路平分兗州之地。有此二利,陶公奈何不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