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則抿嘴不說,
他是想到了,而且心裏有些緊張。
但人的本能又會驅使他不去往那個方向想。
“希望不要有那麼差的運氣。”王瓊扶著桌沿站起來,“好了,你要的答案我給你了,不要在京師裏呆了,趕緊回揚州去!”
“是!”
倒是府上的管家走到門口,說:“老爺,二少爺想必是星夜趕路,小人命人準備了雞湯,喝上一口補補身子吧?”
王瓊則把這兩人都轟走,“事情辦得不好,牢裏有的是湯,還有更好的斷頭飯呢,不差這一碗!”
……
……
乾清宮。
其實韓子仁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的路上動作比王朝需要更快一些。
但入宮見皇帝,不像回家見老爹那樣方便。
韓子仁是等到午後才見到天子的麵的。
朱厚照呢,當了二十年的皇帝,這點事他怎麼會不知道,聽完韓子仁說到一半他已然醒悟。
“前幾日召見群臣正式下旨的時候,朕就已經警告過他們,要他們約束親人家屬,免得到時候在朕的麵前哭哭啼啼。當時就預料到會有這麼一出。
所以你不必如此擔心。不過你不在京中,不知道這件事。從你的角度考慮,既然事態嚴重,及時回京稟報也屬應該。”
韓子仁心中想道:果然如此。
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他有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
“這個王朝需,朕記得他。”皇帝凝眉回憶了一下,“他去擔任揚州知府的時候,朕還誇過王瓊,說他舉賢不避親。距離現在大約也有兩年多的功夫了,一直都忘記這家夥在揚州幹得怎麼樣。揚州現在如何?”
“有聖君在朝,揚州自然是繁華如初。”
“王瓊總不會犯下很愚蠢的錯誤,朝中任何一人都可能糊塗,他是最不會糊塗的。朕的一眾大臣中,要說見風使舵、不擇手段,就屬他王瓊了。而且他了解朕,所以絕不會在貨幣改革這件事上給朕出難題。”
話雖如此,朱厚照眉頭一皺,心裏想著:但這件事怪也就要怪他這‘不擇手段’所帶來的名聲不好。
因為這樣的話,怪罪於他,朝中上下意見最小。
他又是吏部尚書,
這可是天官,
天官都沒那麼麵子就皇帝收回成命,其他人還用說麼?
實際上在正德一朝,六部的職能還是很明確的,每部尚書也不是就淪為閣老的棋子,他們各自都有一攤子事,皇帝同樣倚重,所以地位不輕。
至於這吏部尚書,除了禮部尚書就是它地位最高。
殺雞儆猴,正好合適。
隻不過這些帝王之術,實在也不適合與韓子仁講得太過明白。
韓子仁嚐試理解皇帝的意思,“陛下是說,王尚書絕對會做出正確抉擇,那是要臣放王朝需一馬麼?”
朱厚照手指摩挲著,略微思考之後搖了搖頭,“不,揚州爆出案子,這是貨幣改革之後的第一案,肯定要往深、往細了查。朕不能讓人看出來有顧忌什麼人,否則後麵其他地方還怎麼往下推?
王瓊給他親兒子想的辦法絕對是靠譜的,所以你不僅要查,而且要查得鐵證如山,查得王朝需人神共憤。這樣才能讓人看到朝廷的決心。這難麼?”
韓子仁打了個包票,“不難的。錦衣衛要找個好人不容易,但是要弄出個壞人還是容易的。”
這種實誠話講給皇帝聽幹什麼?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就當沒有聽過,“還有什麼疑惑麼?”
“沒了。”
====
這是本月的最後一天啦~月票什麼的,不投可就浪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