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番話落在袁紹眼裏,特別是後麵那段,隻是感覺不是滋味,暗道:“我帶甲百萬,欲滅曹操不過遲早之事。便是那曹操得了徐州又怎的?不過僅有雍、兗、徐三地而已,我坐擁四州,豈有不能與之敵之理?”
這袁紹心中不喜,遂決意不肯發兵,乃謂孫乾道:“你可回見劉備,但言老夫這處困難。劉備今時無子,故不知做父親之艱辛。但其一向通情達理,必知我心思。倘劉備有不如意,可徑來相投,老夫自有相助之處。事已至此,無須再言。”言罷,乃喚管家送客。
那田豐、孫乾被袁紹送出府外,當下田豐回首袁紹府邸,以腳跺地罵道:“主公遭此難遇良機,乃以嬰兒之病,不予理會。失此機會,大事去矣,可痛惜哉!”又無臉麵對孫乾,遂棄之不顧,自己卻是跌足長歎而去。
孫乾見袁紹不肯發兵,隻得決定星夜回小沛見劉備,具說此事。
且說劉備在小沛與曹操戰況。曹操自前番小沛西麵峽穀一敗之後,竟是就此立在峽穀出口處下寨,一連幾日,大軍未有行動,竟是一絲前進之意也未有。探馬回報小沛,劉備乃聚眾議事,當問其故。眾人無解。
又三日,城外飛報有一支軍馬在東城門出現,眾人大驚,劉備乃引眾文武往城樓處查看。但見一支軍馬,人數上萬,急速而來。須臾,已至城下。城樓處守軍啞然無語,但見竟是本家軍士,其中人馬分開,一將走出陣來,赫然正是關羽關雲長。
劉備乃急速命人打開城門,放關羽進來。其餘諸眾,便是於東城門外安下營寨。劉備見關羽,訝然無語。時簡雍問道:“雲長為何傾兵至此?”
關羽早亦是一陣疑惑,言道:“大哥差人送書信來,言小沛峽穀一戰損失慘重,小沛危在旦夕,特令某引軍來援….”
不等關羽說完,劉備乃大驚道:“雲長中曹操奸計矣!”
關羽隻是不解。劉備乃將前番蕭雷、張飛二人於峽穀大戰取勝之事告與關羽。關羽聞言,亦是大驚不已,言道:“那日弟在下邳亦是見得小沛處火光通天,隻道送信之人所言屬實,不敢有假,何敢懷疑?”
劉備痛道:“雲長此來,我徐州必失矣!似此如之奈何?”
聞言,關羽悵然無語。眾人一臉驚慌。劉備乃引眾人入府商議大事。又令人望城外峽穀處尋蕭雷、張飛去。原來自那日之後,蕭雷被升為牙門將,回去與張飛交接完人馬,大醉一場,第二日便領了劉備之命引軍出城,可相機行事,用以牽製曹軍。如今已是幾日未還,劉備亦是難尋蹤影。
劉備府邸大堂內,小沛城內能來的都已經到齊了。劉備尋思蕭雷、張飛原出,行蹤難覓,自不能再等待,當先言道:“雲長不慎,致徐州有失,當此時,我等該當如何是好?”
關羽一陣後悔不及,卻言道:“徐州雖失,然所部兵馬卻是毫發無損。今小沛城內,我等且擁軍七萬,有此大軍,大哥自當思慮破曹。”
趙雲亦是出列言道:“雲長所言極是,大軍齊聚在此,不過丟失一城池而已。曹兵此時必是已分一大部兵馬去取徐州了,城外曹軍主寨必然空虛,又前番兵敗,其軍士氣頓挫。不如趁此時機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關羽亦是附議道:“子龍之言,甚合玄兵法。”
劉備遲疑不決,乃回首身邊簡雍、糜竺二人道:“公佑、憲和以為如何?”
那二人自是已思慮良久,簡雍乃道:“雍亦是讚同襲營。”
惟糜竺略有疑慮,言道:“不若蕭雷將軍回來一同商議。”原來卻是自知此時軍中,惟有蕭雷於謀略之事最為擅長,故而有此言。
堂下關羽聞言不喜,乃進一步勸說劉備道:“某引大軍剛到,曹操必不能知,乃奇兵也!遷延時日,恐曹操有所察覺,做好了防備,便大事休矣!”
劉備乃從其言,遂下定決心,分兵劫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