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 美國求戰(1 / 2)

伊拉克軍正麵展開了兩個師的部隊,而且裝備的全都是來自中國的nht106型主戰坦克,前幾年中國還維持著跟伊拉克的軍火生意,向伊拉克出口了大量的這種坦克,這些坦克也在兩伊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伊朗對此頗為不滿,也提出了向中國購買的要求,不過那時候中國是分頭向兩伊出售不同領域內的裝備,為的當然就是自己的經濟效應。

其實科威特也是中國陸軍武器的用戶,不久之前他們剛從中國訂購了一批vt-ia坦克,論戰力自然比nht106強大,但是現在科威特的裝甲兵還在中國接受培訓丨根本沒有形成戰鬥力。拖延交付科威特這些武器,自然是齊一鳴有意為之,他不希望搞著搞著,薩達姆把這些更加先進的武器收羅走,回頭給中國的軍事於預造成麻煩。

科威特本身國土麵積狹小、縱深不夠,人口少、軍力不足,反應倉促、準備不足,當這樣的科威特軍遇上已經打了多年戰爭,戰爭經驗充足,而且有備而來的伊拉克軍隊,根本沒有辦法抵抗。伊軍突破邊境防線之後,沿著公路直接攻擊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海軍陸戰隊也從海上登陸,配合陸軍攻占科威特城內政府機關、電視台、電台等重要設施,關閉國際機場之後,又拿下了埃米爾王宮。

在王宮保衛戰之中,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親王和一些王室成員陣亡,。在數小時的王宮保衛戰中,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親王及一些王室成員陣亡。埃米爾國王乘飛機逃到停泊在波斯灣的美國軍艦上,後又轉移到沙特阿拉伯。薩阿德王儲兼首相及大部分閣員也被迫撤到科沙邊境地區。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沒多久,美國總統老布什在白宮舉行了緊急會議,商討決策。可以說,美國在最早也沒有預料到薩達姆會這麼快地就抽瘋,派遣十萬大軍入侵科威特,這顯然對美國和美國維護的國際秩序是一種挑戰。

老布什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考克羅夫特說道:“一個軍事獨裁狂人的野心可以的無止境的,當薩達姆看到自己就這樣吞並了科威特而沒有激起任何強烈反應和付出任何代價的時候,他又會向沙特、阿聯酋等國出手,最終伊拉克可能控製這些地區,更重要的是控製住世界石油產能的百分之四十,這對於我們其他國家的打擊和隱患是巨大的,是堅決不能夠容許發生的情況。

財政部長尼克拉斯o布雷迪則道:“對伊拉克進行反應和製裁肯定是必須的,但是我們沒必要將之付諸武力,我們的國會很可能不會同意這樣的一份出兵草案,人們還受越戰的影響,不希望美利堅再度卷入什麼戰爭。所以,封鎖伊拉克的經濟和貿易,對其進行經濟製裁應該更加現實和可靠。”

副總統丹o奎爾雖然一直被媒體醜化,但實際上能夠坐的上這個位置的,沒有一個是真的沒有本事的,他說道:“單純用經濟製裁對於伊拉克的傷害和牽製力太小了,伊拉克手裏的石油就是硬通貨,隻要他們有石油,就有辦法規避經濟製裁,到最後我們的製裁就是一紙空文,反而徒惹笑料。對待狂妄的人,隻有用拳頭讓他們冷靜下來。”

老布什對副總統的話頗為讚同,點點頭不過沒有直接表態。

國防部副部長保羅o沃爾福維茨提道:“既然石油就是伊拉克的一切,我們就可以在這上麵做一做文章,也許我們可以轟炸伊拉克的石油管道和其他設施,切斷他們賴以維係的生命線。”

白宮幕僚長蘇努努則連連搖頭,說道:“這恐怕不行,如果真的讓伊拉克或者臨近產油國的石油管道受損,將會使得國際油價進入一輪瘋長,打擊的是美國和所有盟友的利益,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增長疲敝一直影響到今天,我們不希望這樣的舊事再度上演。”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o鮑威爾也附和道:“從軍事角度來看,轟炸線裝目標是不可取的,而且就算我們成功地截斷了這些管線,對當地造成的石油汙染可能破壞嚴重,更影響美軍形象。另外,伊拉克方麵如果有足夠的耐性和決心,還是能夠重新修複的,難道我們到了那個時候還要再炸一遍?”

斯考克羅夫特說道:“如果采用軍事行動的話,我們有以下兩種選擇,第一種是進行報複性的空襲行動。不過由於我們在中東地區沒有空軍和陸軍的駐紮,有的隻有海軍的艦載機,所以如何利用上就是問題。打擊的目標包括科威特境內的伊拉克地麵部隊、伊拉克本土的軍事和戰略目標、伊拉克通往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管道以及伊拉克的油船等經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