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做於無聲處起驚雷,在平淡中見神奇。很多造成了重大影響的事情最開始總是讓人不注意的,就像17世紀不列顛島上因為圈地運動而被迫走向城市做工的一夥農夫,或者是192l年南湖上漂著的畫舫中正密謀組黨的一群青年。九十年代初的日本,日本人還沉浸在自己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成就感中,雖然上層政客們開始憂心東亞的強者位置易手,但普通民眾們卻生活的喜樂美滿。沒有人知道一隻可怕的怪獸潛伏在這種祥和安靜的氣氛中,正尋求著破壞的契機。
麻原彰晃從非洲帶著赫伯茨返回後,一度顯得非常低調,但是奧姆真理教在日本的發展確實沒有間歇停頓,奧姆真理教的於部和嘍囉們更加賣力地在日本各地開始擴張勢力。奧姆真理教在一開始吸收教徒還是比較隨機的,不過後來由於對於業務更加熟悉,奮鬥在第一線的真理教於部們已經漸漸摸索出了,哪樣的人是更容易被吸收進來的。
那些往往沒什麼太大本事,一事無成,而又自覺懷才不遇,被社會埋沒的人,存在著一定野心但卻不具備跟野心相配的能力;再就是那些見識比較淺的鄉下婦女,還有一些平時無所慰藉的家庭主婦;從各種大學和短大畢業之後沒有找到工作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一些組織不是很大,實力也不夠強的雅庫紮。
自然,為了奧姆真理教的發展,一些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入教也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難度比較大,但是奧姆真理教也非常注意吸收類似富商、政治人物,雖然這些人大都比較難發展,但是發展出一個,往往比得上幾十個上百個教眾的作用。
麻原彰晃把自己的奧姆真理教搞得像是一個傳銷大團夥一樣,不斷地從普通教眾那裏收斂財務,他又通過幾個比較有經營頭腦的教務於部,打點了幾處產業,奧姆真理教掌握的資源也越來越多,財力越來越充沛。
用這些資財,麻原彰晃為赫伯茨建立了一個十分高端的病毒實驗室,讓他在裏麵對埃博拉病毒進行研究,希冀能夠獲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以能將這種致死率最高達到3%勺病毒變成他的生化武器。
身穿著厚實的防護服,麻原彰晃也顧不得宣傳他全能的神力不受埃博拉病毒的影響,反而顯得小心翼翼,站在隔離的實驗室的加厚玻璃之外,他用對講機與裏麵正在進行疫苗試驗的赫伯茨說道:“副會首,這次的試驗你確定能夠成功嗎?”
在之前赫伯茨已經六次試驗了他研製的疫苗,甚至還有一次因為防護措施不夠,使得實驗室幫手的生物研究生感染病毒死亡,頑強的埃博拉病毒像是難以被攻克的怪獸,讓人束手無策。
當然赫伯茨所做的一切試驗都是為了遮掩的,他帶來的埃博拉病毒樣本實際上已經有了可以應對的疫苗,這個疫苗是中國的黑科技研究中心開發出來的,赫伯茨作為一個紅警間諜自然明白不能一上來就拿出疫苗,這樣容易引起麻原的懷疑,而是用屢敗屢戰這樣的現象取信麻原。
隻不過麻原這個四六不通,也沒有什麼必要科學常識的神棍雖然曉得埃博拉病毒的厲害,但是卻仍舊不明白要開發出埃博拉病毒的疫苗有多麼的困難。另一位麵中214年爆發的西非埃博拉病毒危機,引起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恐慌,即便是中美歐等國家大力進行醫療救助和支援,仍舊難以控製住疫情,開發出有效的疫苗拯救生命,由此可見要攻克埃博拉病毒有多麼的困難。
任何一個有醫學和生物學識見的專家看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科研人員帶著一些最多也就是洗燒瓶層次的助手進行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恐怕會笑得打滾,因為這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成果的。隻不過麻原彰晃不清楚,他也覺得赫伯茨是相當厲害的家夥,應該會有所成果。
赫伯茨的成果來源於黑科技中心,黑科技中心能夠成功研製出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也歸功於紅警基地龐大的生化武器資料庫,正是紅警基地提供了一些在另一個位麵都不曾擁有的重要信息,黑科技中心才能研製出疫苗。
而有的時候搞科研就是這樣的,沒有思路和方法的時候,像沒頭蒼蠅一般亂竄,不得其法;而有了一點正確的指引,本領足夠的科學家就能按圖索驥地將整個成果完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