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的鏖戰即將爆發,而富有戰略意識的中國人卻不會僅僅把精力投注在一片戰場之上,不論是齊一鳴還是軍方都沒有忘記將美軍拒止在印度洋之外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徹底掌握南亞次大陸,以真正控扼印度洋戰區。要完成這個目標,其實真正的敵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印度。
pla在南亞東線戰場出動了南亞第三方麵軍,徹底將印軍從印度的東北邦趕了出去,這當然僅僅是戰鬥的開始,中國同樣還在醞釀著更大的攻勢。處於西線的中國南亞第二方麵軍,以及巴基斯坦陸軍兩個集團軍,已經基本完成了戰區指揮係統的統合,巴基斯坦決定有條件地服從中國plar勺領導和指揮,在整個西線戰場上對印軍進行打擊。
能夠讓巴基斯坦心甘情願地聽從中國指揮,自然不僅僅是兩國傳統友誼起的作用,實際好處的分潤上巴基斯坦占了便宜他們才會這麼爽快地願意接受指揮。如同在東線中國為了換取孟加拉國出兵,許諾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劃分給孟加拉國,在西線中國同樣“慷人之慨”,將印度的旁遮普邦、喜馬偕爾邦、北安查爾邦(後改名為北阿坎德邦),全部轉手給巴基斯坦。
自然,被印度劃在查謨克什米爾邦的拉達克地區,北阿坎德邦的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和然衝、烏熱、拉不底地區,這些中印爭議領土將劃歸回中國,至於印度和尼泊爾爭議的領土問題,巴基斯坦可以回頭再跟尼泊爾解決去。
跟著中國打仗,就有十五六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可以直接獲得,更別說之前還有廣大的已經被巴基斯坦控製查謨克什米爾地區,這些土地的獲得能夠讓任何一個國家的當權者眼熱,所以根本無法拒絕。
為了配合整個戰局的發展,南亞西線戰場中國南亞第二方麵軍和巴基斯坦第l軍與第4軍組成的軍團,向印度的旁遮普邦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旁遮普人是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不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跟印度的旁遮普人也有一些分別,巴基斯坦人是穆斯林,而印度旁遮普人則是錫克教,很多時候都被稱作錫克人。
印軍在克什米爾的慘敗雖然使其丟失了查謨克什米爾,不過印軍前線指揮官還是提前將大部分有生力量撤出了戰場,所以印軍在克什米爾並不算是傷筋動骨。不過再度麵對中國人和巴基斯坦人用數十萬大軍排山倒海壓來的攻勢,印度人就沒有絲毫辦法擋住了。
不缺兵力的中巴聯軍分為三路向印軍發起了攻擊,伯坦果德、阿姆利則、穆格德瑟爾。伯坦果德接近克什米爾的方向,也是印軍的防禦比較強的方向,阿姆利則居於中部,直通邦首府盧迪亞納,穆格德瑟爾則處於該邦西南部地區,打通這個門戶之後對於印度整個西南地區都會產生震動。
由於旁遮普邦處於印度河平原地區,地形十分平坦,所以十分適合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大規模機械化部隊進行突進和攻擊。印軍的機械化力量在克什米爾穀地的時候已經損失比較大了,在旁遮普一戰中已經完全無法對中巴聯軍的裝甲兵形成什麼威脅了。中巴前後調集了一千多輛主戰坦克、兩千多輛步兵戰車,兩千多門火炮,二百多架多用途戰機,對印軍進行了猛烈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