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德斯坦與中東幾個國家的戰爭已經持續了數年,從九十年代末開始,巴爾劄尼就帶領著庫爾德斯坦陸陸續續跟敘利亞、土耳其、伊拉克政府進行了多年戰鬥,也基本穩固了以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和敘利亞庫爾德地區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庫爾德斯坦疆界。雖然與土耳其之間屢屢爆發邊界衝突,而且庫爾德斯坦也鼓動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不斷發動起義和襲擊,但土耳其境內廣大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庫爾德斯坦還是無法染指。
庫爾德斯坦的獨立之路是跟美國的利益相悖的,所以最終巴爾劄尼放棄了討好美國,而是選擇與中國拉近關係。中國並沒有拉庫爾德斯坦進入上合聯盟,不過中國在私下裏還是跟庫爾德斯坦頻頻走動,齊一鳴也在上麵的授意下,向庫爾德斯坦提供了相當數量的軍火和物資。
世界大戰中,庫爾德斯坦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動作,反而是南邊的伊拉克什葉派建立了巴比倫共和國,並且徹底滅亡了伊拉克,使得中東的整個地緣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不過在這段時間中,庫爾德斯坦和巴比倫的邊境上,不斷有軍事物資從巴比倫輸往庫爾德斯坦,這些軍事物資基本上都是製造於巴比倫境內的紅警分基地,同時還有一批批紅警士兵充任教官,訓練庫爾德斯坦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力。
原本在麵臨多國絞殺的情況下,庫爾德斯坦已經擁有了五十萬左右的軍隊,趁著世界大戰這股浪潮庫爾德斯坦吸收土耳其誌願者和本國役男,將部隊擴張到了八十萬。這樣的情形自然讓敘利亞和土耳其十分坐立難安,尤其是土耳其還是北約成員國,還肩負著其他的北約防衛任務,很多部隊已經跟隨美軍外調到了海外。
庫爾德斯坦的這八十萬軍隊,絕大多數是陸軍,原本他們的性質與遊擊隊類似,最多算是武裝分子,使用輕武器和一些簡易的重武器,裝備精良的隻有最初建立起來的幾個美械旅和一些烏克蘭武器旅。隨著大量的中國武器流入,庫爾德斯坦建立不少快反性質的輕裝部隊,雖然進行硬仗的能力不太足,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而齊一鳴至少向庫爾德斯坦輸出了106輛vt-l或vt4坦克,36輛各式vn係列裝甲車,更大大提高了庫爾德斯坦裝甲部隊戰鬥能力,不過齊一鳴也略微擔心,庫爾德斯坦的這些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都很稚嫩,雖然裝備不錯,但是誰知道真的上了戰場會不會成為運輸大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齊一鳴以紅警基地招募庫爾德族裔的紅警士兵,打著誌願者的身份來到庫爾德斯坦參軍,成為了一批技能出色而且可以信賴的士兵,有了這些老兵帶新兵,或者直接就是統一的精銳部隊,這些比較年輕的新編製部隊也會好打一些。
在北非戰場處於並不多麼激烈的拉鋸狀態中時,上合軍事總戰略參謀部(戰爭中成立的上合內部最高軍事機關,直接對上合理事會負責)又決心通過庫爾德斯坦的行動,直接將北非、中東和歐洲串聯起來,給北約方麵製造出更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