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裏進行。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
通過華爾街現代老板俱樂部會員製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
李青和拉斐爾來到紐約證券交易所,在這裏交易之前,他必須先找個券商開個股票交易賬戶。
隻見交易所內共設有十來個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個交易櫃台。
交易台均裝備完善的通訊設施。
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
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時。
李青知道,不久後的將來,它將會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這裏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
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一個頭發半禿,看起來像德國裔的男子,身穿白襯衫急忙跑過來。
他身上的白襯衫已經有不少汗珠的痕跡,想來是拚命工作的結果。
“歡迎你們,女士,請問你們需要什麼服務?”
“我叫詹德,隸屬於美盛交易商。”
詹德說話間看著拉斐爾。
拉斐爾褪去了職場的威嚴,在李青身邊做奴仆,卻不減其風韻。
不少LSP男人見到,都會忍不住上前想搭訕。
但是看到李青,會以為是她的孩子或者什麼的,就望而卻步。
這詹德搶到第一的位置,按照交易商的規則,這客戶歸他,因此詹德喜上眉梢。
拉斐爾指了指李青。
老大在場,老二可不能隨便說話,何況是主仆關係。
當然,李青允許拉斐爾在外麵不用表現出來。
詹德看向李青,這才注意到,這個華夏少年臉上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氣質。
李青道:“我要開個交易賬戶,就用她的名字來開。”
“好的,請跟我來。”詹德道。
詹德把二人帶出交易所,到附近的美盛證券開戶。
在交流期間,他注意到,李青一舉一動之間,有種從容不迫的氣質。
這樣的氣質,隻有富貴人家的小孩才有。
因此他不敢怠慢。
“請問你會投入多少初始資金?”
“500萬。”李青說道,並且麵不改色。
詹德看了看李青,雖說是富貴人家,但這筆數字卻超乎詹德的想象。
天啊,從沒聽說過哪個華人家庭這麼有錢。
看來華人客戶中也有不少是有價值的。
接下來得多多開發華人客戶了。
“什麼時候彙入?”
“馬上。”
很快,李青便回到花旗銀行,一詢問,果然審批已經過了。
李青把馬強給的100萬和貸款400萬,一下子彙入以拉斐爾為名的股票賬戶。
接下來,李青來到美盛公司。
詹德還在這。
“詹德,我的錢已經彙進來了,你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