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詹德沒想到李青的動作這麼快。

尋常的富商或者投資者,要籌集500萬也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在李青身上,詹德看到的不是興奮,也不是自信。

而是一種別樣的感覺,他說不出來。

好像整個股市都被掌控的感覺。

“沒錯,已經到賬了。”

“詹德,我需要借錢。”

“你要多少?”

“我需要兩倍的杠杆。”

“500萬,兩倍的杠杆,總資金達到1500萬……這……”

李青不慌,詹德卻慌了。

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居然開口要這麼多錢砸進股市。

詹德抽了自己的臉兩巴掌,他懷疑自己是在做夢。

“我叫李青,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我。”

“哦……李青……”詹德裝作聽說過的樣子,出於職業習慣,他不想惹客戶不高興,便道:

“請等等,我得和上司商量商量。”

詹德跑到二樓的辦公室,在這裏詢問了幾位年輕的同事。

“你們知道李青是誰嗎,一個華夏人小孩。”

“華夏小孩?你怕不是OUT了?”

“他可不是一般人,詹德,你這個老古板。”

“喏,這裏有報紙,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詹德拿起一份報紙,這是一份八卦日報。

其中有一版,正在點評加州的名人。

其中,李青就排在第一位。

沒辦法,李青這個名字在加州就是這樣。

上麵描述了李青創業手表以來的事跡,不得不說記者還是很貼心的,把一些花邊都收錄了。

詹德看完目瞪口呆。

很快,他就做出了決定。

詹德下到一樓的會客廳,告訴李青:

“很抱歉,兩倍的杠杆還不行。”

“我們最多隻能一倍。”

詹德見李青雖是個有實力的企業家,但是富人被割的情況他已經見得很多。

這一時期的米國股票市場幾乎純粹是一個投機市場,華爾街的交易具有很強的掠奪性,當時米國政府的腐敗也助長了當時股票市場的操縱和掠奪。

甚至,紐約交易所的創始人之一,聯邦財政部長助理威廉……杜爾,都熱衷於利用政府官員的地位操縱股票,成為米國以後200多年股市操縱者們的鼻祖。

當時政府官員利用自身權力從證券市場牟利的情況屢見不鮮。

當時的華爾街有很多專門以股市操縱為職業的所謂“強盜式的資本家(robber  barons)”。

這些人公然通過壟斷上市公司股票操縱股票交易價格甚至賄賂法官改變規則等為自己牟利。

華爾街信奉的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社會達爾文思想,中小投資者根本沒有得到保護。

這一時期,米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操縱現象嚴重的市場。

詹德憑自己多年的經曆判斷,李青不過是初入股場的新貴。

一下子就大筆交易,說出去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如果虧錢了,美盛雖然不會有什麼損失,但是名譽多少不好聽。

而且,誰知道李青背後有沒有人會找他的麻煩。

因此,詹德遏製住了本性,隻允許一倍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