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育的話娓娓道來,將所有情況都分析的十分透徹,不過這在盧子雄看來也很正常。

周文育是何許人也,在南陳那也是赫赫威名的存在。

在九州世界裏,現在的周文育已經是不惑之年,但在曆史上,周文育年少便出名。

此人年少孤貧但卻頗有勇力,同時他還很精通水性。

而且周文育原本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項猛奴,是因為一個叫周薈的將領很喜歡他,便將他收為養子,並請了朝廷中的一位高官給他改名為周文育,帶在身邊悉心培養。

後來周薈帶著周文育以及五百士卒前去安撫白水蠻,而白水蠻與北魏暗通曲款,猝不及防而且寡不敵眾之下導致周薈被殺,而周文育在叛亂中勇冠三軍,拚死搶回周薈的屍首,嚇得白水蠻不敢上前,最後周文育重傷撤離。

周文育因為重傷,所以在安葬周薈後便休養生息,等到傷好後便跟隨南江督護盧安興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等到盧安興死後,其子盧子雄奉詔征討交州,但因為地利原因而失敗,結果就被他人進讒言害死。

出現這件事情,周文育對朝廷徹底失望,直接舉起旗幟反叛,結果被陳霸先三千兵馬擊敗並且被俘,周文育則順勢選擇投降了陳霸先。

投降陳霸先後對於周文育來說那是如魚得水,很快便平定了交州之亂。

對於周文育來說,來到陳霸先麾下後,他便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他先後參與平定侯景之亂,協助除掉王僧辯,率兵消滅杜龕、張彪叛亂,擊敗徐嗣徽,掃平蕭勃叛亂,稱之為戰功赫赫也絕對不為過。

但是周文育身為南陳名將,他的結局顯然是太草率了一些,當時餘公颺、餘孝勱在南方作亂,陳霸先派出周迪、周文育、黃法抃等多位名將帶兵鎮壓。

不過很可惜,周迪和吳明徹先後被擊敗,而周文育聽聞前方大敗後,他便率軍退守,但是前來助陣的熊曇朗卻起了異心,眼見叛軍勢大,便打算投降。

雖然熊曇朗的心思被其他人看了出來,但是考慮到敵我雙方兵力差距太大,周文育最終打算以安撫為主,剛好吃了敗仗的周迪送來一封密信,而周文育特堵將熊曇朗找來,想要與他一同翻看周迪的密信,這樣也算是安慰他一番。

不過很遺憾,熊曇朗明顯已經起了反心,他直接殺了周文育。

有意思的是,當初周文育選擇投降陳霸先,陳霸先曾經與周文育促膝長談過一番,最終給了周文育一番評價。

陳霸先認為周文育這個人交友不考慮對象,同人談心總是太過深入,身處危險之中,對人卻沒有猜疑和防範,而後來他即使看出熊曇朗有謀反之心,依舊不設防這一點來看,陳霸先看人確實很準,甚至可以說精準預測了周文育的死因。

不過無論如何,周文育確實是南陳數得上的名將,這一點無論是曆史還是九州世界都說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