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上京,天下九城的位置在地圖上一覽無遺,地緣關係梳理清晰,那接下來就要講講這兵戈擾攘動蕩不安的時局了。
鍾默神色有些黯然,言語之中夾雜著一縷似有似無的悲憫:天下動蕩,民生多艱,曾經的陳國已支離破碎,不複往日!如今這國,這天下,這時局,如同是在複刻史書中的元末,天河以北,貴族爭權,明爭暗鬥波譎雲詭;天河以南,流民四起,暴動起義,群雄割據,戰火連天!如果和當年的朱元璋類比,那現在就是南有禹狄據南豐,西有格裏菲斯•基德據綿慶清昌,北有陳國半壁……
不等鍾默說完,程心插話:那格力紮呢?
鍾默的話語被打斷,決定先回答程心的疑問:格力紮是格裏菲斯•基德的重將,受命踞於清昌,格裏菲斯則是深居綿慶。
“哦”,這一個字程心回答地不帶一絲感情色彩,鍾默隻瞅了一眼程心,還是平常的語氣“中間有什麼要問都可以問,不是費時太長牽扯太多都可以跟你們解釋”。話題轉回局勢分析,鍾默再次用平淡的嗓音說著:“天河以北,也稱河北局勢”程心神色微動,雖然知道不是那個河北,但本能的錯位感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鍾默吸取教訓,自覺地對某些詞語進行補充:國都上京,是國主懷特家族所在地,是的,陳國的國君姓懷特!一種說法是,陳國開國君主布雷恩•懷特得到陳氏一族的支持,成就大業,母親為陳氏女陳葶,又娶了陳氏一族的族長之女陳苢為妻,布雷恩在這諸多影響下,定國號為陳。當然國號並不是這麼簡單就定下的,其它諸多因素牽扯太多,不便展開,要想弄個清楚那就說來話長了。當今的陳國國君名為巴茲•懷特,正深陷在權力鬥爭的漩渦之中,東有菲茲家族占據初寧,世襲罔替衛王,這一代的衛王名為愛德華•菲茲;北有平延第五氏,世襲宿王,當代宿王第五仁戈……
程心笑出聲來“第五人格!哈哈哈哈”鍾默脫離現代社會五年,還沒反應過來程心笑從何來“仁慈的仁,兵戈的戈,所謂身懷利器,殺心自起,仁心金戈……”鍾默慢慢回過味來,訕訕笑道“第五是複姓!這四個字有名有姓!”
鍾默迅速調整狀態,不緊不慢:河北的局勢,最後是廣陽,立國後外戚陳氏和皇族的一支,一道西進,陳氏世襲邢王,留守廣陽,而那一支懷特族人則以廣陽為基,一直向西探索,未曾中斷,如今兩家已如一家。當代邢王陳慶,不是那個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啊,他的態度比較曖昧,相較於菲茲家族和第五氏與皇族的勾心鬥角,廣陽方麵給人的感覺就是含混不清難以捉摸。
各方局勢了解了個大概,程心來了興致,追問“那兵力呢?”鍾默略做思索:
倒也無妨,那就簡單說說,自新曆落成至今將近千年,人口不足五十萬,亂世之下,屍橫遍野,民生凋敝,軍隊數量遠不能及古代中國。今日一戰,格力紮率部三萬,與我軍所部兩萬遭遇激戰,格力紮潰敗之時殘兵不足五千,大半四散潰逃,此時清昌空虛,綿慶守軍不過兩萬,格裏菲斯敗象已露,正是一戰而定之機!而此時選擇後撤,除了我軍傷亡慘重,其實還有諸多考量,首先廣陽態度不明,南方還有禹狄擁兵兩萬坐等漁利,上京平延初寧雖鬥爭激烈,可一旦河南統一,危急之下,三家必然合力南下。上京三萬兵甲,初寧平延各兩萬餘,到那時可就真是得不償失了。所以計劃奇襲清昌,其意不在攻城拔寨,而是消磨格裏菲斯的有生力量,可戰可走,還要小心後方空虛禹狄趁機發難。我們這麼想,格裏菲斯也這麼想,禹狄也在想,而河北三家絕不希望河南風平浪靜,廣陽陳慶也一直在審時度勢未有妄動。如今這局勢,各方都打著自己的算盤,不敢輕舉妄動。我們隻有等到河北大亂,再迅速起兵一統河南,繼而揮師北上,才有可乘之機,一鼓作氣,天下大定!
程心隻覺得熱血沸騰,神情激蕩,一旁的沈小靈則一直沉默不語,凝眉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