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告一段落(1 / 2)

你最好說的是上京

程心見到了湛鳴和辜雲青,見麵先見禮,不過短短幾句交談,程心就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與常進對比,湛鳴才是真正的人高馬大,五大三粗,接近兩米的身高俯視程心,但奇怪的是,常進與湛鳴相比雖然顯得單薄,整體的氣質卻透著一股莽勁兒,湛鳴身材高大魁梧,說話卻不急不緩,十分沉穩,幾句下來,程心就得出,湛鳴是屬於擅長謀略的一類將領,但在武力值上還能壓住常進,那一刻,他仿佛明白了,孔夫子站著跟你講道理是個什麼感受了。隻能說,難怪常進是小弟,哪怕辜雲青也是全身透著凜冽的殺氣,那也與常進的暴戾不同,辜雲青的氣質如金,如秋風肅殺,寒風凜冽而藏鋒刃;常進的氣質如火,如山火燎原,風林火山,侵略如火,爆烈而迅疾,但從感覺上來說,就剩一個莽。

到了天臨,程心再次感受到了鍾默的布局之深遠,不禁心中感慨,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教訓,鍾默沒有忘,唐軍最後的堡壘在天臨,無論談政治、曆史、軍事還是人文和經濟,最後都繞不開地理屬性,天臨孤懸於陳國最東,同樣有良田萬頃,雖然大部分荒地仍在開發,但土地的肥沃確實毋庸置疑。鍾默以天臨為基,奪取中部地區南北之咽喉的洛安,扼住南北交通,並由天臨開墾良田,豐盈府庫,由洛安屯兵築牆,輻射四方,精心謀劃,步步為營,好哇!好哇!如果程心不是鍾默這邊的,此刻他必定已經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了,天臨與洛安今年的糧產足有五十餘萬擔,足夠兩地兩年之耗,單單天臨,產量約三十五萬擔,如果其它各方了解到這個數量,估計不是想直接投了,就是想孤注一擲,或許格力紮就是感受到了什麼,才計劃冒險突擊洛安。同樣說回地理,西方綿慶距離天河也不遠,可惜北有大山,天河遇山改道,綿慶地力貧瘠,卻可依山而守;南豐同樣群山環繞,與北方隔著大山,關隘險絕,很像《三國》出蜀入蜀,須走蜀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是南豐位置偏東而已。

當初陳國朝廷,沒有重視天臨,卻清楚洛安的重要,連增兵帶回援,洛安一度成為陳國在南方的官軍總營,那些從南豐、綿慶、清昌敗退的官軍彙聚洛安,直到鍾默從天臨出兵,以逸待勞,攻陷洛安,至此,陳國完全失去對天河以南的控製,北方內部,鬥爭更加激烈,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皇帝真成了垂拱而治,又有平延初寧蠢蠢欲動,巴茲肯定過得不開心吧。

程心在天臨待了幾天,終於在城外東南百裏的地方,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黍(黃米),又在方圓五裏的範圍地毯式搜索,最後湊出了一小布袋的黍種。當龐安向程心請教關於黍的問題時,他故作高深地對龐安說道:

“我手裏的可不是什麼一般的種子,而是唐軍的未來!”

龐安從一臉黑線變成了一臉問號,和程心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他已經完全沒了敵意,如果程心正經一點,他或許會像尊重公孫載、鍾默一樣敬重程心,但現在他隻是在心裏吐槽:不說拉倒,反正最後研究的時候還得我幫你!此時,如果程心是上林苑監的監正,龐安差不多就是監副了,直到後來又來了一人,他的監副又多了一位同事。

這期間,兩場談判都已經有了結果,洛安的談判,最終以六千擔的數量成交,陳祝和保羅留在洛安,直至明年秋收;格裏菲斯和禹狄的談判也宣告結束,清昌雖然元氣受損,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禹狄也未必就是輕視,他在等,他也等到了,格裏菲斯秋收結束。《三國》裏,諸葛孔明聯吳抗曹也沒奉上土地錢糧,格裏菲斯和禹狄的談判,同樣沒有什麼不平等的條款,禹狄有鐵礦,格裏菲斯有糧食,南豐蚊蟲肆虐,格裏菲斯有草藥,清昌需要募軍,需要武器甲胄,禹狄有工匠鐵鋪,格裏菲斯秋收之前,沒有任何籌碼,這幾天過去,雙方已經談妥了條件―格裏菲斯拿十萬壇藥酒和三千擔糧食,換禹狄一萬副武器盔甲,雙方即日起便開始籌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