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不但重文輕武,並且對民間私人擁有武器,非常敏感,嚴防死守。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現在各地盜匪多如牛毛,百姓不帶護身武器出城,幾乎等於找死,時間長了,官府對此也網開一麵,實行一種類似分級的製度。
以刀來說,一人高的樸刀就可以民間使用,但超過這高度的大刀就不行,那屬於軍用武器。
同樣槍也是如此,一人高的花槍可以民間用,但一丈二的長槍,就不能出現在民間。
所以寧策等人攜帶的哨棒,長刀,是在官府許可的範圍之內,屬於合法民用武器。
隻是官府再限製,限製的也是良民,真正的強賊,就是使用超標武器,官府對此也沒辦法。
老道對火藥比較精通,但對火器和兵刃就差很多,寧策打算在汴京招募一些能工巧匠,給老道添幾個助手。
眾人一路急行,寧策要求隊伍每日行軍八十裏地,而最終還真做到了。
楊誌見狀,也是咋舌不已。
因為他在軍隊待過,曉得宋朝的官軍,一天行軍頂多也就三四十裏地左右,像寧策這樣的行軍速度,已屬驚人高速。
這就看出寧策每天帶兵訓練長跑的好處來。
此外,寧府家丁平時夥食非常好,每天都有肉吃,也提高了身體素質。
速度快有好處,因為沿途危險,越早到達目的地,就越安全。
連續疾行三日,眾人來到鄧州南陽城。
這裏歸武勝軍管轄,因為有軍隊在這邊,所以治安情況還算不錯。
這三天時間裏,眾人沒碰到什麼大股蟊賊,偶然有小股賊人發現了這支隊伍,也不敢上前騷擾,所以很是順利。
南陽城一直都是富裕的所在,經濟繁華,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朝廷在此特意設置了武勝軍坐鎮,曆史上寇準,範仲淹等名臣都曾經擔任過鄧州知州,可見朝廷對此地重視。
到了南陽,早有向秉帶人前來迎接。
向秉是來這裏做生意的,由於這裏百姓富庶,人口眾多,寧策準備把萬達商行的第一家分號,開在南陽。
所以寧策把向秉派了過來,他在這裏已經待了一個多月。
過了南陽之後,治安情況就急轉直下,路上匪人也漸漸增多。
所以寧策命人在南陽暫歇一日,休養生息,明日再趕路。
做好準備迎接艱苦戰鬥。
向秉將寧策等人安頓好,又派人送來酒食。
這麼多人和貨物,肯定不可能住普通客棧,也住不下。
眾人歇息的地方,乃是南陽的丹霞寺。
在古代,寺廟不但清幽,還很幹淨,並且寺廟裏麵房子多,空間大,所以很多有身份的人都喜歡住寺廟。
向秉將寧策迎進一間幹淨的禪房,其餘眾人也皆有住處。
一個月不見,向秉變得更加開朗和成熟,原本的青澀少年,如今隱隱有些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模樣。
向家乃是官宦世家,據說當年和北宋名臣向敏中,有些親戚關係,但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向府也早已沒落。
但向秉和楊誌不同,他沒什麼重振門楣的雄心壯誌,能夠擔任萬達商行的總掌櫃,向秉就非常滿足,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