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高衙內,天色已晚,昨晚奮戰了一夜,寧策又累又困,當即倒頭大睡。
次日一早,明媚的陽光,懶洋洋地照在少年俊秀的臉上,寧策揉了揉眼睛,鼻子裏嗅到一股熟悉的香氣。
他訝然坐起,卻正看到潘金蓮笑吟吟地站在不遠處望著他,一旁的案幾上,擺著熱騰騰的飯菜。
“蓮兒,你怎麼來了?”看到潘金蓮,寧策十分驚喜。
“還不是擔心你,”潘金蓮的臉色,有些幽怨,她恨恨地望著寧策,寧策頓時便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或許是顧慮到武鬆的感受,自從武大死後,兩人在一起,總是中規中矩,再沒有發生從前的那種親密關係。
此刻看到潘金蓮怯生生嬌羞羞的模樣,寧策不禁也有些難以自製,心想此女真是個紅顏禍水級別的妖孽。
這種極品妖孽,若不及時鎮壓,寧策擔心她會如水滸劇情裏一般,紅杏出牆。
念及此處,寧策當即上前,一把抱起臉紅紅的潘金蓮,婦人身子軟軟的,隻是隨他擺布,寧策關好房門,隨即便開始鎮壓妖孽。
足足鎮壓了一個多時辰,方才作罷。
心滿意足的潘金蓮,看起來仿佛更嫵媚了幾分,她款款起身,開始侍候寧策吃飯。
清爽小菜兩碟,油汪汪的煎蛋,些許鹹菜,還有粥和饅頭。
潘金蓮一邊含笑看著寧策狼吞虎咽,一邊說起來此的目的。
“奴家心想,大人出征在外,周圍總不能沒人照顧,便央求扈姑娘把我送了來,對了,殷姑娘托奴家給大人帶個話。”
寧策挑了挑眉,嘴裏含糊不清地問道:“殷秀秀說什麼了?”
“她聽說周邦彥這幾日會率領大批士子,前來勞軍,很有可能會來昭德府,請大人提前做好準備。”
“隨行的好像還有高俅和楊戩兩位大官。”
寧策有些驚訝。
宋徽宗雖然是個昏君,但十分貪生怕死,所以他對剿滅極有可能威脅京城的巨寇田虎,非常重視。
皇帝一重視,下麵的人就開始行動,會有士子前來慰問,勞軍,這並不奇怪,意外的是周邦彥這樣級別的大佬,居然也會前來。
“殷姑娘還說,當大人實力不足的時候,韜光養晦是正確的,但當大人已經達到一定地位之後,無論您怎麼做,都難以避免皇帝的猜忌,狄青就是大人的前車之鑒。
所以這時您還不如反其道而行事,盡量擴大自己的名氣和名聲,有了名望之後,將來皇帝想動你,也不得不顧慮到民意。”
寧策想了想,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他現在節度使已經到手,好像似乎是不用繼續低調下去了,想到這裏,寧策眼中,不禁閃過一絲寒芒。
古老的驛道上,一支官軍隊伍迤邐而行,隊伍約三千餘人,士卒們體態雄壯,兵甲齊全,趕路甚急。
太尉高廉騎在馬上,麵沉似水,默然不語。
田虎接連打敗前來征討的官兵,京師震動,官家也為之惴惴不安,善於體察聖意的高俅,於是便給官家出了個主意,那就是派遣得力大臣,前去軍中,不掌握實權也不幹涉決策,隻是給主帥大將出主意,想點子,起到參謀作用。
宋徽宗聽了,深以為然,於是便頒下聖旨,由高俅和楊戩兩人牽頭,又帶上一些知兵的官員,於是這批大宋參謀團,便浩浩蕩蕩地從京師出發了。
聽聞此事後,不少熱血的年輕士子,也主動參與其中,本著人多力量大的原則,高俅也都統統笑納,於是一番操作下來,參謀團的規模迅速擴大到近千人左右。
誰知高俅和楊戩走到半路上,就聽到李綱派人傳來的情報,得知了前線部隊分兵的消息。
楊戩老奸巨猾,一聽兩路兵馬,李綱那一路有九萬人,寧策這一路,隻有一萬人加上寧策自帶的四千精兵,楊戩馬上就做出決斷,說是參謀團的宗旨乃是為大軍服務,大軍既然跟李綱走了,咱家也要去尋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