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眼對麵神色焦慮,麵容憔悴的李綱,寧策深吸一口氣,暗想事態已經如此,自己也沒什麼好怕的了。
好消息是,情況總不能變得更壞。
自己剛剛返回大宋,還有很多事情,要詢問李綱,不過當務之急,卻是弄清目前樂安港的情況,總要先保住自己,才能繼續前進,設法保護更多的大宋百姓。
想起碼頭上人山人海的難民們,寧策便問,“本官初來乍到,情勢不明,還請李大人將本地局勢,解釋一二。”
李綱強行振奮精神,暗想雖然局勢看似已經山窮水盡,無力回天,但寧策畢竟號稱大宋戰神,能力超卓,智謀百出,若是自己能輔佐好此人,或許事態還有逆轉的機會,也說不定。
略作沉吟後,李綱便道:“大人既然相問,本官自然知無不言,”
“樂安港目前被金將完顏宗義率軍包圍,其中西門和南門,皆有重兵包圍把守,唯有北門沒有敵軍。
本官猜測,敵軍或許采取的是圍三闕一的戰術,想要誘使我軍從此地分兵突圍。
此舉一來可動搖軍心,而來金兵也可在沿途設下埋伏,偷襲突圍的我軍,實乃狠辣毒計。”
完顏宗義?
這個人是誰?
寧策一時有些懵。
他雖然現在沒有官職,但李綱一點也不敢怠慢。
當即主動介紹,“根據本官所知,此人乃是金兵此次入侵的主將,都元帥完顏杲的愛子,身份非常貴重。”
寧策點了點頭,“那城外金兵有多少人,李大人可曾知道?”
李綱搖頭,麵有慚色,“敵軍騎兵尤其精銳,他們四散偵騎,遮斷戰場。
本官也曾派出騎兵,打探消息,但大部分都被敵軍騎兵發現,包圍殲滅。
港口中騎兵原本就不多,損失得多了,本官便放棄了出城偵查的打算。”
寧策皺眉,心想這可不行啊,戰場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連敵兵的情況都不知道,還打什麼仗啊?
這麼打仗,怎能取勝?
自己的騎兵,原本都交給嶽飛了,在高唐州死傷了大部分,剩餘小部分,被嶽飛帶往東平府。
沒了精銳騎兵,想要偵查敵軍情況,確實很困難。
李綱乃是文官,對打仗之事不熟悉,倒也難免,不能對他太過苛刻。
寧策便疑惑發問,“本官臨行之時,樂安港尚有鄭天壽,王貴兩將,以他們的才能,難道連摸清敵軍虛實的能力,都沒有麼?”
李綱長歎一聲,垂下了頭。
寧策心中一沉。
“實不相瞞,原本樂安港作為南下與倭島聯係的軍港,此地駐紮有精兵一千人,又有鄭天壽,王貴兩員大將鎮守。
金兵入侵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青州城,東平城等地,仗著城池堅固,倒也能堅守得住,但那些沒能進城的老百姓,可就苦了。
金兵來到後,動輒屠村,奸淫婦女,搶奪財物糧食,搶劫豬羊雞鴨耕牛等。
二將激於義憤,便屢屢帶兵出擊,斬殺那些四處劫掠的小股金兵,沒想到時間一長,引起金兵主帥完顏宗望的注意。
沒多久,常勝軍大將劉舜仁,便帶領人馬,前來攻打樂安港。
起初鄭天壽,王貴兩將接連出擊,打敗了劉舜仁好幾次,可惜到最後,完顏宗義親率大軍前來。
兩位將軍不幸戰敗,王貴戰死沙場,鄭天壽也中了一箭,傷勢嚴重,至今仍昏迷不醒。”
寧策這才恍然。
心想難怪樂安港,這麼亂,原來自己留在此地的兩員大將,一個戰死,另一個重傷昏迷,隻剩一個逃難而來的文官李綱,忙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