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190年),四月初。
經過為期半個月的等待,夏侯瀾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專屬裝備!
歐鐵匠,果然不負“歐冶子”後人之名。雖然他那副好像對誰都不待見的模樣,使其頗受冷遇,但手底下的真才實學,卻也讓夏侯瀾由衷欽佩。
夏侯瀾甚至慶幸,若非這廝一副“死樣怪氣”的腔調,隻怕袁紹還未必肯把這麼寶貴的軍事人才送將出來。
瀝泉槍。嶽飛,嶽武穆的成名兵器。雖然夏侯瀾設計的“瀝泉槍”與嶽飛的“瀝泉神矛”大有不同。不過取此名目,也有聊表夏侯瀾對其崇敬之心的意味。
夏侯瀾的瀝泉槍,杆長八尺;槍纓一尺有餘;鋒刃處暗開血槽;槍柄末端,還有一截半尺長的小刃。整件兵器,通體銀亮,重七七四十九斤,以“百煉”秘法打造。
說起百煉成鋼之法,其最早出於西漢末年。及至東漢末年時,此項技術已經頗為成熟。隻是懂者甚少,且僅限於一些鍛鐵世家之人才有掌握。而歐鐵匠,則剛好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員!
話說任何一個行業的佼佼者,在從事自己工作時,都會摒棄一切雜念,全力以赴的完成。這是成功者的最基本條件。同樣的,作為鐵匠行業裏的成功者,歐鐵匠在工作前,尤其是在麵對夏侯瀾提供的極品素材前,立時宛若脫胎換骨,僅見他眼中閃現的狂熱,就好似能夠融化生鐵一般。於是在他格外謹慎、認真、全力以赴的情況下,竟還罕有的迸發了超水平狀態!
須知百煉二字,實不過是一虛詞。通常的上乘煉法,也不過是將镔鐵反複折疊鍛打三十次左右。如若次數再多,則極易損害鋼質,成畫蛇添足之憾。
然而歐鐵匠卻在不損鋼質的前提下,硬生生將鍛打次數反複了六六三十六遍!更將镔鐵材質的特性,發揮到了極致!
可當歐鐵匠興高采烈的將這一切告訴夏侯瀾時,夏侯瀾卻反倒有些不敢相信:操,這麼容易就出+10神兵啦?騙人的吧?!
不過夏侯瀾的涵養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心裏疑惑,臉色卻絲毫不顯。否則歐鐵匠如果知道自己嘔心瀝血的巔峰之作,居然被這小子無端懷疑,隻怕當場就要捅他個“瀝血若泉湧”以證“瀝泉槍”之名!
好在,夏侯瀾總算是頗為識貨之人。尤其對於三國時的眾多著名兵器,如老板的倚天、自己的青釭,還有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丈八點鋼矛等等,都頗為熟識。若是單論鋒銳,這把瀝泉槍甚至還在自己的青釭劍之上!
由此,才真正心服口服的拜謝歐鐵匠傑作。
再後數日,夏侯瀾的九天禦神弓,及六件組合裝備也依次出爐。雖然歐鐵匠自稱數件裝備都不如瀝泉槍來得讓他滿意。但夏侯瀾清楚,這其中的任何一件,都可說是難能可貴的精品。
尤其是九天禦神弓!
原本按照夏侯瀾的意思,是想歐鐵匠製一件鐵胎弓式樣的強弓。但歐鐵匠在測試過夏侯瀾的力量及成長潛力後,立即調整了設計方案。將原本於弓身中嵌入鐵條的製法,直接換成了通體純鋼的式樣。而不知他又以何秘法,居然克服了鋼質素材密度太高,柔性不足的缺點。竟可使整張強弓,剛柔並濟,且份量適中,甚至能射千步之遠!(注:一步=5尺,在三國時期的1尺大約等於24.2厘米,也就是一步是5*24.2=121厘米,也就是1.21米。千步即一千兩百多米。特別感謝“逍遙呆書生”提供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