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五,辰時三刻,雲層如障,壘似棉絮。
劉佩萱握著一把油紙傘,左顧右盼,道:“那個阿宸,到哪兒去啦?柔兒,我們去找他吧!”
宋懷柔低頭瞧著牆根的雜草,道:“再等等吧,如果我們走開了,他卻來了,那可麻煩啦!”
劉佩萱道:“說好了準時到,他自個兒倒是最後一個。哎,這算是啥道理?”
宋懷柔道:“說啥也沒用。還得等他來嘛!”
劉佩萱嘀咕道:“俗話說得好啊,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唉,早知如此,在裏麵多坐會兒才出來。”
宋懷柔笑道:“阿萱,你咋會說這話呢?”
劉佩萱奇道:“咋了?難道我說得不對麼?”
宋懷柔笑道:“甚為不雅。”
劉佩萱笑道:“柔兒,你倒是與我家嬤嬤一樣,說這樣‘不雅’,那樣‘甚為不雅’。”
宋懷柔道:“確實是不雅……”
劉佩萱揣著油紙傘,目不轉睛,隻管瞧著她,一言不吭。
宋懷柔笑了笑道:“不過呢,有幾分道理。”
劉佩萱收回視線,道:“當然有道理咯!話糙理不糙嘛!唉,如果說話總是文縐縐的,說著嫌累,聽著也麻煩。”
宋懷柔道:“待到進學,那書院想必設有國語課呢!須得出口成章才可以哦!”
劉佩萱道:“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再說唄!”
宋懷柔道:“阿萱,真是心寬呢!”
劉佩萱道:“這是看透。有那個閑暇來擔憂考試通過不通過的,還不如該用功時就用功嘛。”
宋懷柔道:“阿萱,我怎麼覺得你說話,像是……”
劉佩萱道:“像啥?”
宋懷柔搖頭道:“一時想不到,就是七分俗氣三分雅。”
劉佩萱低聲道:“實不相瞞,我這都是看話本……學來的。”
宋懷柔道:“我也看過話本啊,有《葉淨能話》……”
劉佩萱道:“這是說啥的?”
宋懷柔道:“唐時有一名道士,名叫葉淨能,本領高強,能招神驅鬼狐。當時的皇帝宣召其入宮作法……”
劉佩萱道:“我沒看過這話本。我看的都是坊間流傳的通俗話本,敘述的是市井生活。說那神怪鬼狐的,天馬行空,過於虛幻。”
宋懷柔道:“嗯……”
劉佩萱道:“雖然我未曾見識神靈的存在,但我還是願意相信頭上三尺有神靈。所以,為人須得踏實本分,這也是我嬤嬤常常告誡我的話。”
宋懷柔道:“我覺得阿萱似乎比我……世故!”
劉佩萱道:“別說我世故咯!聽著像老人家似的。哎呀,我隻有七歲,可沒七十歲呢!”
宋懷柔道:“那我祝願阿萱有七十歲……”
劉佩萱道:“祝願百歲吧!既然祝願,那就長命百歲吧!”
宋懷柔道:“好吧,祝願彼此皆是長命百歲,健康無憂。”
“甚好!”劉佩萱點了點頭,話鋒一轉,“柔兒你喜歡看唐朝的話本麼?”
“還好。”宋懷柔想了想,“咋了?”
劉佩萱道:“近來,我借到一卷畫冊,裏麵多是唐朝宮廷的日常場景。有興趣麼?”
宋懷柔道:“那我過來看看吧!”
劉佩萱道:“好啊,那……”
正在此時,王宸站在轉角處,高呼道:“你們快過來吧!”
劉佩萱道:“柔兒,走!找阿宸算賬去!”說著,她一手握著油紙傘,一手拉著宋懷柔。
待她們走近,王宸道:“隨我來吧。馬車停在外頭。”說著,轉身就走。
劉佩萱質問道:“阿宸,你怎麼臨時變卦啦?害得我和柔兒在那裏幹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