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物-099-INT - 天界的雙重性(1 / 3)

項目編號:收容物-099-INT

項目等級:Keter

3/099-INT級

保密

特殊收容措施:在撰寫本文件時,尚未發現可直接收容收容物-099-INT的方法。收容工作將集中於預測或減輕收容物-099-INT造成的損失。

三顆氣象衛星已被送入軌道,以探測收容物-099-INT實例。應根據每個收容物-099-INT實例所導致的異常來派遣基金會人員。須遵守名為“傘”的通用協議:

■盡量在收容物-099-INT出現的區域疏散當地平民。

■控製其所造成的損失,收容其產生的異常或受影響的人類,並壓製信息。

■對收容物-099-INT產生的降水進行取樣。

■製造掩蓋故事,以隱藏收容物-099-INT的影響。

描述:收容物-099-INT為一種大氣遷移現象,其通過賦予雲層異常性質(編號為收容物-099-INT-1、收容物-099-INT-2等)來影響雲層。雲層的主要可見變化為顏色改變,而該特征與其異常能力的相關性已被證實。收容物-099-INT的出現還會導致光線於電磁頻譜上變化,呈現出與雲類似的顏色。收容物-099-INT有一定的行為模式,其遷移規律並不混亂;此外,已經觀察到實例之間通過放電的方式進行某種交流,這可能導致雷暴天氣。據推測,它們可能是與蜂巢意識有關的生物體,或者是有意控製的幹涉所導致的結果。

收容物-099-INT-1為中國雲南的一組紅色積雨雲。在收容物-099-INT-1產生的暴雨期間,在發生異常活動的地區曾記錄下60至120分貝的聲音。錄音的內容通常沒有規律,其中一次暴雨中記錄的環境音為一未知女性求助的聲音,估計錄音時其年齡為20至30歲。更多信息見附錄A。

收容物-099-INT-2為墨西哥特瓦坎-奎卡特蘭生物圈保護區內的一組淺綠色雨層雲。收容物-099-INT-2在0:00至12:00間產生中度綠色降水(6.5至16毫米/小時)。收容物-099-INT-2的降雨對該地區的生物群,主要是對植物有誘變作用。另一個檢測到的影響是,收容物-099-INT-2留下的陰影有能力減輕土壤侵蝕並提供生物質。更多信息見附錄B。

附錄A

收容物-099-INT-1

1956年12月16日,雲南淼莊供銷社的供銷員在離村外出采買白糖歸來後,發現整個村莊空無一人,老小婦孺的衣物散落一地,沒有任何物品丟失,也沒有逃離的跡象,圈裏養的牲畜都還在,村莊內為煉鋼所設的高爐都已經被某種未知方式熄滅,爐膛內還殘有大量未燃盡的燃料。

供銷員立即將此事上報給當地政府部門,稱“山神爺爺吃人了”,當地潛伏的基金會人員立即控製了該供銷員(以下稱為SM)並攔截了該信息轉交基金會,22日下午,基金會在崇鎮采集了SM的證詞,並派遣一支勘查隊前往淼莊進行調查。

SM的證詞中包含大量當地民間傳說,經查證,大部分為已解明項目。在整個采訪過程中,SM始終堅定地認為,淼莊人失蹤,是因為村子裏的人不經過山神允許,大煉鋼鐵,肆意砍伐樹木,而使山神發怒。

SM稱,12月15日傍晚,他在另一座山上,這座山與淼莊的直線距離約為10公裏。當時,他看到一片詭異的紅雲包裹村莊。其他天空沒有顯示出一絲紅色的雲,隻有村子的山頂有一片紅雲。SM對當時的環境描述如下:“那片雲紅得就像新鮮的豬血,煉鋼產生的滾滾黑煙與紅霧糾纏在一起,就像一張可怕,憤怒的臉。”

調查結果基本符合SM的描述。在對高爐進行檢查的時候,爐內在一段時間內都持續散發出濃烈的肉類焦香,基金會勘查員初步懷疑村子裏的失蹤人口是被集體殺害後,投入高爐內毀屍滅跡,但隨後的取樣調查結果表明,爐渣中並不含有任何人類或動物遺骸,樣本中除了能夠提取出未燃盡的柴火和其焦化部分外,隻有無機鹽,少量鐵渣,其餘則為大量含有硫汞化合物的水。

這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領土範圍內,可確認的首起紅雲現象集體失蹤事件。1956年至1962年間,中國各地發生過多起大小不同的失蹤案件。

基金會介入調查後發現,大部分無法查明的集體失蹤案具有相同的特點:沒有暴力痕跡,沒有財物丟失,失蹤人口往往居住於通行不便的深山之中,並通常是以村鎮為單位發生的集體失蹤。

其他有曆史記錄的收容物-099-INT-1事件:

1982年冬,中國西南地區多處觀察站均多次觀察到森林或海洋等鮮有人類居住的自然區域上空出現紅雲集群。沿海的絕大多數駐地觀象員都注意到了這一景象。

11月16日,東方號科考船在西沙群島的██████基地作短暫停靠後啟程返航,再次進入紅霧影響區域後,消失不見,隻有一名因病滯留的隨船研究員得以幸免。

後來在采訪中她回憶道:“海麵上,紅霧遮天蔽日,我們被完全籠罩在不祥的橘紅之中。當我們不得不航行在紅雲下時,我感到強烈的不安,像是……有什麼人正透過窗戶窺探……當我向窗外望去時,驚慌和恐懼立即緊緊抓住了我……就像是……是那種紅色在警告我們,警告我們不要窺探,不要靠近。”

1990年1月1日,一組十六人的科考隊在進入中國四川南部的一片紅雲影響區域後失蹤。

2002年3月6日,一名曾屬於異學會的觀象員寫信交給上司,稱紅雲乃災年之兆,接下來的一年有大災,望基金會能做好相應準備。而寄給其的回函婉拒了該請求,稱由於資源有限,基金會無力介入世界上隨時都在發生的眾多無異常影響的災害救援。

在隨後的4個月裏,該研究員的行為方式越來越激進,每日發送數封騷擾郵件往各相關或不相關的部門以期批獲行動。經審查,基金會最終判斷該研究員的精神及心理健康狀態已無法承擔其職位,令其停職,強製休假。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該研究員似乎處於一種極端的精神壓力下,當他無法通過常規渠道向基金會遞呈他的研究文獻後,他最終選擇了采取街頭自焚的極端行為,不治身亡。

該研究員的異常行為被基金會地方組織判定為工作壓力過大引起的自殺個案,由於缺乏繼承關係,其個人財產按基金會標準程序重新分配。

2007年,一位名叫“駱漢”的相關人士1的失蹤被證明與紅雲現象有關,由於其配偶曾係基金會在職人員,基金會例行對此展開了後續調查。該民間研究員家中所搜集到的一本關鍵筆記最終幫助基金會,在長達51年的追逐後,解明了紅雲現象的異常性質,並成功在地區範圍內加以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