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陛下三思!”
“朕曉得,朕曉得呀!”
乾正帝仰天大笑,笑聲裏充滿了不甘,恨聲道:“李愛卿是朕最為看重的臣子之一,朕還打算在你我君臣百年後,讓她輔佐太子和龜兒呢!
這麼一位有潛力有能力的好臣子,憑什麼被一群禿驢算計,若不將這些妖僧碎屍萬段,朕如何給李愛卿一個交代,給她父母一個交代,給全天下臣民們一個交代,給朕自己一個交代?”
“陛下,為了一群妖僧害得社稷動蕩,老臣還是覺得不妥!”
李唯年知道皇帝說得是真心話,但他認為現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皇帝作為一國之主必須以國家為重!
乾正帝伸手抓住李唯年的手臂,盯著對方的雙眼,神色肅穆:
“李太傅,李愛卿在密折上給朕寫過一句話,朕深以為然,今日朕就講出來,你且聽聽!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太傅以為然否?”
沒等李唯年回答,乾正帝鬆開他的手,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社稷動蕩,君臣可以協力平複,要是軍心動蕩,朕要用什麼去平複?
朕,包括父皇,兩代君王都被人用子嗣拿捏,這種滋味讓朕食不知味、夜不能寢。
如果不用他們的鮮血來洗刷皇室的恥辱,朕如何能咽下這口氣?!”
“陛下,既然現在事情已經明了,何不等到明年開春,北方戰事結束再動手也不遲呀!”
“朕已經等不及了!來人,用印!”
“陛下,三思呀!”李唯年再次跪地進諫!
“不必三思,朕意已決,李太傅退後!”
李唯年低頭不語,隻能躬身退到一旁。
兩個小太監捧著聖旨跪在乾正帝跟前,請皇帝預覽。
乾正帝大筆一揮,抹去翰林院編修寫得那些華麗的辭藻,隻留下自己的命令。
隨後,再次飽蘸朱墨,在留白處重重寫下五個“血淋淋”的大字:主辱,卿何如?
五個大字,力透紙背!
蓋上玉璽,一隊鐵甲禁衛從太監手裏接過聖旨、印綬、虎符等,跨上駿馬直奔城外左右威衛營地而去。
等任亭來、呂滄海等人來到太和殿時,隻看到背著雙手遙望南方的乾正帝。
李唯年站在角落裏,臉上的神色分外凝重!
幾人麵麵相覷,不知道他們君臣二人在打什麼啞謎。
“眾位愛卿都到齊了,那就商量一下李小草李愛卿的後事吧!”
還沒等他們行大禮參拜,乾正帝一句話就讓他們僵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