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議婚(1 / 2)

賈寶玉下完這局棋就向林如海告辭了,並且拒絕了他留他吃午飯的好意,林瑾林瑜覺得有些意外,卻也沒有強留。

因為沒有外人在,這頓久違的團圓飯林家父子四人團團做了一桌,各自說著分別這兩年發生的事情。

古代交通不便,一年到頭通不了幾封信,除了報報平安,根本說不了多少事,再說有些事情,那也不是信裏能隨便說的,因而“食不言”的規矩,華麗麗地被無視了,每個人都是談興高漲。

林瑾或許不曾在意,林瑜卻是有意無意打探著,林如海和黛玉對賈寶玉的態度。要知道,雪中送炭可比錦上添花容易刷好感度多了,林瑜就怕賈寶玉刷著刷著,又把“木石前緣”給續上了。

雖說重生的賈寶玉比原著那個不諧世事的公子哥兒要靠譜些,可命定的悲劇結局還是讓林瑜心有餘悸。

好在從林黛玉的回答來看,這樣的可能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過去兩年,她和賈寶玉壓根兒就沒直接見過麵,必要的交流都是通過府中下人傳話,說的也是林家一些她不方便拋頭露麵的事務,她對他,隻有純粹的感激之情。

而林如海對賈寶玉的看重,也沒超出自家子侄的範疇,並未把他列入女婿的候選人,畢竟兩家的差距,比起以前是更大了。

午膳過後,林如海又把兩個兒子叫到了書房。之前有黛玉在場,大家說的都是家事,這會兒隻剩下父子三人,就該說說朝上的事情了,這關係到林家未來的發展方向。

比起在幽州掃尾,回京不過轉了圈就回到老家的林瑜,一直跟在徒楓身邊的林瑾的情報顯然更豐富,因此林如海提出的大多數問題,都是由他作答,林瑜不過在旁邊起到補充作用,有時甚至連補充都不需要。

看得出來,林如海對兒子們這兩年的表現都很滿意,不時點頭微笑不說,還打算親自輔導他們,準備即將到來的秋闈。

林瑜麵上答應地很爽快,心裏卻在嘀咕,林老爹隻關心兒子們的學業,將來肯定會被打擊慘重。他和柳泫小鬼的糾纏不清暫且不論,就是林瑾和徒楓,隻怕也不是那麼清白,要不然他每次提到徒楓,林瑾的臉色不會都有些許的不自然。

那天之後,賈寶玉再沒來過林家,林瑜覺得這樣挺好,多活一輩子的人心態就是不一樣,看來他是以小心之人度君子之腹了。

黛玉的婚事林瑜旁敲側擊地打聽過了,林如海這兩年根本沒有提過,跟他事前的猜測一致。畢竟,先皇駕崩後朝中局勢大亂,不是議婚的好時候,稍微眼神不好,挑錯了親家,能把全家人乃至全族人給坑了,還是等等比較安全。

如今,天下大局已定,黛玉的年齡也不能拖了,林瑜本著幫人幫到底的態度,托人給趙清帶了封信,至於以後的事,他就不用插手了,自有趙清在林如海麵前表現。

閉門苦讀這種事兒,林瑜上輩子幹過一次,那是為了高考。在他們那個人口眾多的高考大省,要想考上帝都的好學校好專業,沒有傲人的成績是不行的,分數稍微低上一點,就是跟運氣掛鉤了,考前填誌願這種事情,不拚人品是不行的。

偏偏林瑜的運氣曆來不是很好,所以他隻能努力努力再努力,務求自己的高考成績在全省位列前茅,確保萬無一失。

好在經過高三那年的頭懸梁、錐刺股,林瑜最終以超過重本分數線一百多分的成績跨進了從小就向往的帝都大學。

這次備戰鄉試,林瑜找回了當年高考的感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算算也是,鄉試就錄取那麼一兩百號人,落榜的才是大多數,不拚命都不行,不像高考,分數低點也就是學校差點,可不至於一不小心就名落孫山啊。

除此之外,林瑜還有個不足為外人道的必須拚命的理由,就是上輩子,他一直是那種什麼都好的“別人家的孩子”,這輩子卻遇上了一個天資聰穎的林瑾。可能是固化的思維方式的影響,開著掛的林瑜,愣是在四書五經上玩不過林瑾,更別說詩詞歌賦一類了,他至今隻能做到把詩詞填出來,勉強押韻,而林瑾,人家那水準一看就是林妹妹的親弟弟。

轉眼到了八月,三年一度的鄉試正式開場。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三場都需要提前一天進入考場。

古代科舉考試的規矩,林瑜穿越前就有所耳聞,不過真到了自己親身體會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在心裏吐槽兩句,這都什麼人發明的考試製度,要不要這麼不人道,整整九天關在鴿子籠似的號房裏,簡直是要把人憋瘋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