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舍不得錯過趙清這個女婿,可又不想太輕易給趙家台階下,他思來想去,決定把這個事情稍微緩緩,等到明年春闈成績出來再說。林如海膝下兩子一女,年齡相差不多,除了最小的林瑜已經被先皇賜婚,還有個林瑾也沒著落。在公主下降之前,把黛玉嫁出去,再把林瑾的媳婦娶進門,都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林如海沒有明確給出答複,但在趙清跟隨趙家的長輩告辭之前,林瑾林瑜還是不忘對他擠眉弄眼,意思是林老爹對他本人還是很看好的,就是麵子上過不去,想要再熬一熬。趙清笑著表示理解,畢竟退親一事是趙家理虧在先,他爹又是沒出仕的,掰不過大伯的大腿,不然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不過如今的情形不同了,經過徒樺的一通折騰,趙家的老一輩基本都淡出朝野了,就是徒楓登基,也沒幾個打算重新出山的,而在趙家的下一代子弟裏麵,趙清堪稱個中翹楚,況且他在幽州的時候,就已深得徒楓信任,因而他的婚事,趙家的長輩沒有太多的發言權,隻要姑娘的家世和人品不出格,基本就是他自己說了算。
再說林家的家世與趙家也是相當的,便是林如海致仕了,林黛玉還有林瑾林瑜兩個能幹的弟弟呢,趙家根本無從挑剔,林如海對先前的退婚頗有微詞,想幫女兒把麵子找補回來,也在情理之中,縱是態度高傲了些,趙家也是無從指責。
“我估計啊,趙兄是想等金榜題名以後,請陛下親自賜婚。”趙清的心思,林瑜隱約能夠猜到些,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是顧全兩家麵子的最好做法了,不過這樣一來,他的壓力就很大了,以前是一個哥哥壓在頭上,以後還得多個姐夫。
林瑾原本在想心事,表情淡淡的,聽了林瑜的分析不由一笑,“他算盤倒是打得挺精,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人生四大喜占了一半去。不過咱家就姐姐一個女孩兒,爹爹肯定是樂見其成的。”三個兒女裏麵,林如海最疼愛的,一向都是林黛玉。
“那當然了,長姐不嫁,幼弟不娶嘛!”想起古代世家嚴苛的長幼有序,林瑜心裏就毛毛的,隻要林黛玉的婚事定下來,下麵就輪到他和林瑾了,他對那個隻有一麵之緣的宜陽公主,真的是不感冒,好在本朝沒有駙馬不得議政的規矩,不然他就慘了。
林瑜話音未落,林瑾的臉色就黯淡下來,好半天沒有說話,顯是對即將議婚一事感到煩躁。好在林如海對兒子們的婚事並不是那麼急切,當前的首要大事,還是明年的春闈,能不能考中進士,考取了什麼名次,這些對婚事都是有影響的。
林瑾是林如海長子,林家多年沒有主母,林瑾的媳婦兒進門就要當家理事,林如海當然希望兒媳婦是聰慧能幹、大方得體的。可林瑾隻是記名的嫡子,真正的高門大戶,對他的出身肯定會有所介意,這就要靠他個人的本事去彌補了。
為了更好地準備來年的春闈,春節之前,林家舉家回到京城,行程非常之低調。
可是他們剛到家,還沒安頓好,就有兩封拜帖送上門來,署名分別是賈璉和柳泫。
因是賈淑妃的嫡兄,早年外放的時候也有不俗的表現,徒楓登基不久就把賈璉提拔起來,放在戶部,擔任主事一職。
旁人大都覺得,皇帝這是在給賈妃麵子,因為謹嬪有子傍身,父兄又都在軍中擔著實職,而賈妃隻有兩個女兒,娘家還被先皇罰沒了爵位,也沒一個出仕的,導致賈妃明明地位比謹嬪高,在宮中卻還不如謹嬪過得恣意。
誰知賈璉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戶部過得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兼之他外祖家在朝中門生眾多,很快就被列入了下任侍郎的候選名單。至於賈家的其他人,徒楓就沒有心思去管了,反正迎春就一個親哥哥,剛好還是個能用的,那些隔房的叔伯兄弟,還是自己奮鬥吧,能出頭的他肯定會用,沒本事的就老實窩著吧,他還記得賈政在工部十幾年不挪窩的舊事呢。
如此一來,賈家內部的天平就徹底地失衡了,邢夫人有事沒事就穿過院子裏牆上的小門去隔壁耀武揚威一番。賈璉和迎春跟她不親不要緊,反正名義上,她是他們的母親就夠了,而王夫人,則是被氣得七竅生煙卻無可奈何。
有什麼辦法呢,她親生的大兒子和大女兒死了,小兒子聰明好學,卻是個不思上進的,大比之年還在外麵亂逛,根本沒有參考的意思,庶子自小被她打壓,跟賈政一樣是個無能的,唯一的孫子看著倒還不錯,可惜年齡尚幼,且跟兒媳更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