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帶著妻兒回京時,聖人對賈家的發落已經下來了,東府主犯當斬,其餘男丁流放,女眷發賣,西府要輕省些,不過是罰沒爵位,收了家產,人全都放了出來,還發還了女眷的嫁妝。
富貴了幾代人的人家,驟然之間跌落下來,誰都不習慣,不適應,裏裏外外亂成一團糟。
老太君首先熬不住,一病去了,邢夫人和王夫人不對付,天天起摩擦,鬧得所有人不得安寧。
賈璉不勝其煩,幹脆建議賈赦在院子裏砌了道牆,反正他們兩家已經分了家,就該各過各的,這才清靜了些。
屋漏偏逢連夜雨,沒等賈璉把家務事理清,更大的噩耗傳來,九皇子弑父,聖人重傷,駕崩前廢七皇子太子位,改立八皇子。
弑君乃是誅九族的大罪,不過九皇子出身皇家,誅九族是不現實的,就改成了夷三族,妻族、母族全滅,幸好元春隻是庶妃,不然賈家就完蛋了。
不過賈家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七皇子被先皇發落去了北疆,再想複起,也是難了。
春去秋來,時光荏苒,僅僅過了三年,由於新皇的倒行逆施,七皇子重新殺了回來,登上九五之位。
賈赦樂極生悲,竟然中風了,不久就去了,賈璉成了賈家的當家人。
今上不好女色,後宮空虛,隻有育有兩位公主的淑妃迎春和生了二皇子的謹嬪陳氏。
陳家曆代從軍,謹嬪的父兄都是軍功起家的,戰功赫赫,今上還在幽州時就跟隨他了,可謂患難之交。
今上不欲淑妃娘家無人,又見賈璉外放時的考評不錯,就把他放到了戶部。
如今想來,賈璉最感激的人是張成林,要不是聽了他的話,出京任職,而是一直在京城渾渾噩噩,今上再給淑妃麵子,也未必會用他。
要知道,林家的兩位表弟都是今上的心腹,今上被發落幽州之時,他們就投靠他了,名義上算起來,他們也是淑妃的表弟,用誰不是用呢。
賈璉腦子活絡,在戶部幹得兢兢業業,他又是三皇子的親舅舅,誰也不敢小覷,官位一升再升,終於在淑妃封後,三皇子當太子那年坐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回想自己的經曆和夢中的不同之處,賈璉發現最大的變數就是林家。
在那個荒誕的夢中,林姑父早逝,死後無子,留下偌大的家產托付給賈家,而那些產業,甚至是他親自接收的。
現實中,林姑父要長壽得多,直到前幾年才去世,死前孫子、孫女和外孫都看到了,可說是再無遺憾。
夢裏早夭的小表弟不知怎地變成了兩個,還都聰明能幹,小小年紀就考中了進士,深得今上重用,三皇子能順利登上儲君之位,林瑾當居首功。
賈璉越想越覺得,林家表弟就是自己命中的福星,要是沒有他們,他和張家可能永遠不會有交集,若是那樣,便是迎春當了皇後,他最多也就是個虛銜的承恩侯,哪有現在這般風光。
再往深了想,沒有林瑾林瑜那層關係,三皇子能不能當太子,迎春能不能當皇後,都還是個問題。
賈璉的猜測是對的,隻是還不夠深入,徒楓當年挑中迎春,真有林瑾的原因在裏頭,否則的話,不要說皇後、太子了,迎春壓根兒就不會進宮。
想到這裏,賈璉愈發想和兩位表弟搞好關係。到底,他們不是姑母的親生孩子,和賈家沒有血緣之親,兩家的長輩都沒了,關係容易淡化。
賈璉想來想去,最後打起了聯姻的主意。林家曆來子嗣不豐,這一代也是如此,林瑾一子一女,林瑜則是無子。
林微已經是太子妃,不用考慮,倒是林循,文武雙全,才華橫溢,眼下尚未說親,是個不錯的對象。最近幾年,林家的門檻都要被說媒的人踩爛了,林瑾愣是不點頭,說是春闈過後再說。
少年進士哪是那麼容易出的,眾人都以為林瑾是在推脫,其實是沒碰上看上眼的。
賈璉有個小女兒,名喚賈蔻,跟太子妃同齡,因為出生時賈家境況已有好轉,從小精心養育,無論相貌還是談吐,都是極出色的。
若是能把賈蔻許給林循,賈璉想想就覺得很美好,打算天明以後就跟王熙鳳說,讓她托人去林家問問。
不管這樁婚事成與不成,賈璉都相信,夢裏那些糟糕的事情,絕不會在自己的生命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