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番外二賈璉(下)(1 / 2)

王夫人為何要猶豫呢,原因很簡單,經她手中過的產業,不收點“辛苦錢”起來,豈不是很對不起自己。

按說,史太君看管張氏的嫁妝,不過是賈璉未成年時的權宜之策,在他成親之時,就該全權交回的。

但是老太君年紀大了,一時沒想起,王夫人裝作不知道,也不提醒,賈赦以為老太太肯定主動還了,就沒跟賈璉說,至於賈璉本人,壓根兒就不知情,所以才拖到了今天。

如今,賈璉知道了生母還有嫁妝留下,王夫人不交是不可能的,隻是想到每年白白少了些進賬,她當然高興不起來。

不情願歸不情願,王夫人拖了兩天,叫人把賬算清楚,就把店鋪和田莊的賬本都給了賈璉,同時還說,自己給他管賬這麼些年,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不容易。

賈璉原先是很信任王夫人的,畢竟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又有王熙鳳那層關係,但是曉得了張家和賈家關係破裂的原因,還有邢夫人進門的真相,賈璉的想法也就變了。

待到看過賬本之後,賈璉對王夫人乃至整個二房,更是徹底沒了好感。

張氏的嫁妝何等豐富,金銀古董暫且不說,單是幾個莊子,出產就極豐富,幾件店鋪更是位置絕佳,不管是自己經營,還是賃出去與人,收益都很豐厚。

可看看王夫人交出的賬本,不知內情的人看了,準以為張氏的莊子土地貧瘠,店鋪則是位置偏僻,不然怎麼收益如此慘淡。

賈璉不是笨蛋,其中的奧妙想想也就知道了,跟王夫人撕破臉沒有必要,大家到底是一家人,隻是以後,肯定要遠著二房一家了。

讓賈璉惱火的是,他跟二房是疏遠了,可王熙鳳,照樣跟王夫人打得火熱,每天風風火火料理家務,根本聽不進去賈璉的話。

說到底,她和王夫人是嫡親姑侄,天然的血親關係,而邢夫人,不過是個繼婆婆,犯不著她上趕著去伺候。

對此,賈璉也是無可奈何,邢夫人出身低,見識短,他都看不上,王熙鳳自然也是一樣,勉強不來。

之後,元春進了宮,先是女史,不久就成了九皇子的庶妃,王夫人在家裏更加得意,不停說著元春有福氣的話。

賈璉雖說隻有虛銜,但跟外家的聯係多了,對朝中大局也有所了解。便是先皇後所出的嫡子都不在了,前頭還有繼後所出的七皇子和八皇子,九皇子排行靠後,母家不顯,撐死也就是個親王。而九皇子早有正妃嫡子,元春便是日後產子,爬到側妃的位置也就到頭了,哪裏趕得上高門世族的當家主母,這是哪門子的福氣。

隨後不久,七皇子選妃,因他命格偏硬,子嗣困難,聖人和劉皇後就把七皇子妃的要求放得特別低,迎春雖是庶出,也有參選的資格。

因為覺得迎春的性子不適合,史太君並不願意讓她參選,王夫人生怕迎春中選壓過元春,也竭力反對,但是賈赦堅持,仍然把迎春的名字報了上去。

其後幾經波折,迎春到底還是進了宮,頂著側妃的名號卻享受正妃的待遇。

賈赦滿心以為,迎春進宮必會給自己和賈家帶來無限的好處,誰知除了讓大房搬進榮禧堂,七皇子什麼也沒給他,反而找賈家討起了債,讓他們迅速還清虧欠戶部的銀兩。

直到迎春生下長女,賈家男丁的官職仍然沒有一個挪動的,賈璉頓時明白,七皇子沒有要養廢人的意思,於是拜托了張成林,謀了個七品的外放,帶著王熙鳳和巧姐上任去了。

大舅舅說得對,再是皇親國戚,你也不能一無是處啊,不然上頭就是要用你,都不知道你能做什麼。

除了自身前途,賈璉離京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想王熙鳳再管賈家的中饋。

別看大房才是正兒八經的當家人,可是隻要老太太還在,一切都是空話,而且還了戶部的欠銀以後,賈家的家底也差不多掏空了,日常用度全靠莊子上的出息和幾間鋪子,入不敷出,裹在裏頭有什麼意思,不如專心生個兒子,靜待日後。

果然,賈璉到了任上的第二年,巧姐兒就當了姐姐,有了個可愛的弟弟。賈璉振奮不已,決心為了兒女好生奮鬥一番。

豈料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賈璉因為考績優秀即將升遷的前夕,已經當了太子的七皇子出事了,連累賈家被奪爵、抄家,賈璉的官職自然也被罷免了。

說實話,包括賈璉在內的賈家所有人,麵上雖然不敢說,心裏麵對迎春乃至七皇子,都是有些怨恨的。

誰家出個皇子妃,不是升官賞銀,風光無限,隻有他們家,好處沒撈著,還錢第一個,最後還被奪爵了,算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