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將三郡的事情安排好之後,就帶著魏明和一連特種兵裝扮成為商人向南出發,兵器鎧甲則藏於馬車的貨箱之內,當然還帶上了丈八蛇矛和青龍偃月刀。一行五十三人分坐數量馬車離開了右北平郡的無終,取道潞縣、雍奴,再經過安次,最後於十一月中旬來到了高勇武將收編計劃中的第一站——涿縣。
涿縣就是劉關張相遇並且進行了三國曆史上有名的桃園結義的地方,高勇此來一是為一睹被羅貫中推崇的三國中鼎鼎大名的劉關張;二是為了收張飛以為己用。至於劉備和關羽還是需要根據情況判斷。畢竟劉備是一帶梟雄,無論誰收留了他最後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而關羽更是難於駕馭——死要麵子不說,還時不時地不聽命令甚至犯輕敵這樣的兵家大忌。在高勇看來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燈,能收則收之,否則還是讓他們自生自滅吧!這涿縣城雖不大,可在城外卻有大片的桃林,幾乎包裹了大半個涿縣。隻是現在已經到了晚秋,樹葉都快掉光了。高勇進入縣城時放慢了步伐,特別留意城門邊上那些擺攤的人,看看有沒有買草席的。魏明看到高勇的異常舉動心裏十分的緊張,輕聲問道:“大人,是不是這附近有危險?為何要四下察看?”聽到大人二字,高勇馬上示意魏明閉嘴,告訴他:“要叫大老板。事成之前我們不可以泄露身份。”魏明一驚馬上明白到自己險些釀成大錯,“請大人治罪!”高勇擺了擺手,說道:“無妨,一會找好客棧後,你馬上命手下打聽兩個人:一個姓劉,是賣草席的;一個姓張,是個屠戶。”“是!大老板!”
進了客棧,高勇吃了些飯,然後就進屋研究天書,等著下麵的人的消息。傍晚,魏明來報:“經屬下探訪,此縣確有一張姓屠戶。而另一人還沒有消息。”“好,明天我們就會會這個張屠戶!夜了,除了值夜的弟兄,其它人都好好的睡上一覺。”
第二天,高勇起了一個大早,修習了一會《遁甲天書》裏的養生功夫,主要是呼吸調節之術。然後便由魏明帶路直奔張飛的宅院。按照史書上記載,這張飛是當地的豪戶,頗有些家產,專門喜歡結交豪傑人士,仗義疏財,重情重義。不多久,高勇便到了靠近東門的張飛住處。這張飛家宅很是不小,高大門楣,漆黑的門麵。一人多高的院牆,在門的左側是一個賣肉的攤子。
魏明上前敲門並且說道:“請問張壯士在家嗎?”,好半天才有人答應,“誰呀?打擾大爺休息!我這裏午後才開張!”好大的聲音,高勇心道:怪不得當陽長阪能夠一聲喝退數萬曹軍!這音量應當不下於150分貝!世人都說張飛、關羽皆萬人敵!就憑這音量就夠做一員大將的了!想到這,高勇更想看看這個猛張飛了。於是用最高的嗓門喊道:“久聞張壯士重義輕財,喜好結納四海豪傑之士。聲名在外如雷貫耳,故此今日特來拜訪!”
“哈哈,原來是道上朋友!稍等片刻,俺老張這就來開門!”這幾聲震的耳膜生疼。很快,黑漆大門緩緩打開,後麵出現了一個彪形大漢。這大漢濃眉闊目,虎背熊腰,雙臂粗如原木,麵目威嚴,如武神降世!高勇學著江湖人的樣子抱拳施禮,“在下高勇,常聽朋友們提起張壯士大名,今日來此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壯士真如戰神在世!威武無雙!”張飛聽到還有人誇自己是戰神哈哈大笑,臉跟開了的花似的:“這位小兄弟如此誇獎俺老張真是……啊!我不過就是打抱不平,殺了幾個惡霸,打散了幾股土匪,做了一些別人不敢做的事!別站著,來進屋,裏邊聊!”
進屋後,看到那屋內零亂的樣子高勇差點沒有笑出來。挑了一個幹淨地地方好後首先介紹了自己。當張飛聽到眼前這個少年竟然是個郡太守時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並且問道:“你就是那個統領三郡,並且率領郡兵大破烏丸騎兵的高勇?”高勇點頭默認。張飛大叫:“俺老娘,你的大名早在我們這一帶傳開了,俺的朋友都說你是古今少有的賢人,有些個還打算搬到遼西郡去投軍殺敵呢!”高勇淡淡一笑說道:“這些都是將士用命的結果,沒有將士奮勇殺敵哪來的全殲敵寇!”隨後高勇就將大勝烏丸的真實情況說了出來,起初張飛很是不信,認為五千騎兵沒到城下就全軍覆沒是不可能的,張飛辯解道:“我一個從代郡回來的朋友就說道那烏丸騎兵甚是厲害,不僅弓馬嫻熟更善於騎射,他們的甲胄也相當不錯。”高勇看到張飛那一臉的不信,隻得命魏明取出折疊弩當場展示,為了能夠收服張飛,高勇可是下了狠心。
在後院門外的樹林中,張飛親眼看到魏明由背包內取出一個隻有漢軍標準弩一半大小的弩機,而且此弩機居然是用銀亮的精鋼所製。魏明三弄兩弄就將折疊弩展開到正常尺寸大小,然後通過絞輪上弦,在張飛眼前裝好一支弩箭,砰——!張飛難以置信地看到弩箭竟然將三十丈開外的鐵甲射穿。拿著那件鐵甲大呼痛快,也相信了高勇所言非虛。
隨後高勇有意無意地問起張飛的事跡,這張飛到也不含糊,說起了自己的一些‘事跡’。“以前的俺都記不住了,就說去年我和幾個朋友去代郡出了趟遠門,去得時候真叫一個順利。等回來時就遇上了數十烏丸騎兵,他們看到我們隻有幾個人卻趕著三兩馬車當時就圍了上來,俺一看這還了得!這可是我大漢朝的地盤怎能讓他們隨便的搶劫!於是就和他們打在一起。這些個烏丸騎兵真是不含糊,遠遠地就放箭。俺一看實在沒有辦法,就拿起一個大木棒騎上匹馬衝了過去。嘿!那幫子人看到我一個人就衝了過去,不再射箭,舉著刀就砍過來。俺當然不能讓他們砍上,當時就那麼……這樣……啪一下,就把那個帶頭的腦袋給敲碎了!哈哈,當時那叫一個痛快。剩下幾個人俺就啪啪啪一下一個都給報銷了。”高勇聽罷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暗道這樣的猛將無論如何要收下,就讚揚道:“猛張飛果然名不虛傳!”張飛嘿嘿一樂繼續說道:“後來聽俺的朋友說那一帶到現在也沒有烏丸人敢來!”高勇伸出大拇指:“好,真是出了一口惡氣!”張飛晃著頭說道:“這算啥,還是小兄…啊這個大人厲害,一下子就收拾了一萬人!”高勇裝作不高興的說道:“張壯士不要這樣叫,私下裏你就叫我高老弟,我呢就叫你張大哥!”“哈哈,好!真實對俺老張的脾氣!”說著還用手撓著後腦勺,樣子完全就像一個大孩子。
除此之外這涿縣的地痞也被張飛收拾得服服帖帖,不敢作惡。聽得高勇是熱血沸騰,時不時的就要為張飛的行為叫上一聲好!張飛也是難得有如此知己,說的更加的有勁。時間不知不覺地就到了晌午,高勇看看日頭,起身道:“現在已經到了晌午,不如有我請客,張大哥我們一同去酒樓喝酒!”張飛一聽喝酒,馬上就樂了起來,大聲道:“不行不行,當由我請!怎有讓客人請的道理!”高勇哈哈一笑也不堅持,就與張飛同去酒樓。
這張飛的酒量確實是驚人,高勇除了自己還將帶來的衛兵連續上了十幾個人都沒有能夠喝過張飛,這些人可都是東北漢子啊!高勇還教會了張飛現代的劃拳,“各倆好啊,五魁手啊!六六六啊!喝!”結果師傅到被徒弟打敗。幾壇酒下肚後,張飛臉如紅日,更加的顯得勇猛。而一向以酒會友的張飛也對高勇甚是佩服,練武之人有一種特別的敏感,張飛發覺陪著自己喝酒的這十幾個漢子,每個人都身手不凡,而且還有一種刻意隱藏的殺氣,這殺氣是要經過真刀真槍拚殺過才能擁有的。張飛暗自驚訝:高老弟這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手下,可見其非是一般人。這一頓酒,張飛喝的異常開心。當晚高勇索性就在張飛的家裏過了夜,兩人借著酒勁吵吵嚷嚷的鬧了大半夜。
高勇打心底佩服張飛的豪爽之氣,張飛喜歡高勇的平易近人,沒有官架子。接下來幾日,兩人Ri喝酒,夜夜吵鬧混得私熟。一有空閑,張飛就要和高勇帶來的特種兵比試兩下。這些人一對一肯定不是猛張飛的對手,不過一旦人數增加到三五個,張飛就再難占到便宜了。高勇感覺到張飛已經完全接受了高勇這樣的一個朋友,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提出了話題:“張大哥,小弟看你一身武藝又有殺敵之誌,不知今後如何打算?”張飛晃晃頭,有點無奈的說道:“俺又能如何?爹媽死得早,大字不識一籮筐,空有一身子力氣,怎奈除了打架比武之外就沒有能用得著的地方啊!想當年俺也投靠過官府,可是實在看不慣那些個當官的就把他們打了一頓……這不後來就改賣肉了!”高勇聽出了其中的無奈,於是開口道:“大丈夫立於世,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既然身有天賦勇力,何不效命疆場!小弟治下三郡偏居遼東,周圍異族虎視眈眈,遂有意請張大哥為郡尉,助我三郡驅逐外寇,揚我大漢天威!不知張大哥肯否?”
張飛或許心中早已知曉,或許完全懵懂不知。不過當他露出大喜的神情並且當堂就要拜謝主公時,高勇什麼都已經不在乎了,因為他知道得到如此猛將在爭霸天下的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高勇急忙將其攔住,同樣高興地說道:“張大哥如此,實乃小弟之大幸!怎敢勞張大哥跪拜。我高勇對天發誓:從今以後,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生死相隨,永不背離!如違此誓天誅地滅!”張飛沒有想到高勇居然會發出這樣的誓言,這在當時那個等級還十分森嚴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劉備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自己的皇族身份)才讓關羽和張飛全心追隨的。“這……老弟你讓大哥如何說呢?好,俺老張也對天發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生死追隨,永不背離!如違此誓,讓俺老張不得好死!”說完這些張飛想了一下笑著說道:“老弟,你看這樣行不:以後堂上我就叫你主公,私下裏就還是兄弟相稱如何?”高勇做出一幅拿張飛沒有辦法的樣子說道:“好吧,就依張大哥!”
高勇心理知道,對於張飛這種人,一般的君臣關係是無法約束的,必須套之以情,圍之以義。看到張飛已然收下,於是命人將丈八蛇矛取來送與張飛作為歡迎的禮物。這張飛看見此矛寒光閃閃,通體透亮,鋒刃處散發出幽幽藍光,就知道這是一件神兵利器。高興得說了句:“謝了老弟!”就拿起蛇矛舞動起來。霎時間,寒光四射,冷風陣陣,風雲為之巨變。張飛的勇猛借助這神兵徹底的釋放出來,蛇矛上下翻飛如蛟龍入海如飛龍在天,劃破空氣而發出的呼呼之聲不絕於耳。院內的幾個特種兵被那蛇矛帶出的風勁逼得連退數步,魏明也是心中驚訝:“怎麼主公找到的這個人這樣厲害,剛開始我僅僅是覺得他長得高大嗓門大,空有一身的力氣,可是現在拿著蛇矛就脫胎換骨般完全成為了大將!”更加深了對高勇崇敬。張飛大喝一聲,一矛刺穿院牆,而蛇矛毫發無損!張飛得高勇贈的如此神兵,加之高勇一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頓覺xiong中火熱,心道:這樣的兄弟到哪裏找啊!更加堅定真心追隨,永不背叛!
與張飛的關係又近了一層之後,高勇的心理卻開始琢磨:“你說這張飛都歸我了,那劉備還怎麼桃園三結義啊!”恰在這時,魏明來報:在城門處,發現一賣草席之人!
高勇急忙帶上魏明前去,果然有一人坐於城門之下,其前放著草席。此人麵相雍容大度,慈祥而又不失威嚴,肩膀寬闊,雙臂略長於常人。沉著冷靜隱隱流露出王者之氣,高勇心道:“難怪這劉備會成為蜀漢之主,隻看此人的坐相就有一種敢與天地爭鋒的霸氣。確實不同凡響”。就在高勇打量劉備的同時,劉備也同樣注意到了高勇,雙眼不由一亮:隻見這人年紀雖然不大可是卻氣度不凡,仿佛人中之龍,後邊更有一麵向聰睿之人,一看便知非是普通百姓。
高勇走到劉備麵前,抱拳行禮朗聲道:“敢問這位兄台可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劉玄德公?”劉備不愧是一代雄主,當即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在下正是劉備劉玄德。不知這位仁兄如何稱呼?又怎知在下的事情?”高勇聽著心中讚歎,開口道:“在下乃一商人,曾聽聞玄德公乃漢室宗親,素有振興漢室之誌。故此特來拜見。”劉備聞言微微有些色變,心中更是驚駭莫名,暗道:“此人如此厲害,知我姓名,知我身世,雖然我有振興漢室之誌,卻從不曾對外人提起。難道……”劉備沒有再繼續想下去,急忙含糊說道:“嗬嗬,此些純屬以訛傳訛,在下雖然是漢室宗親,怎奈祖上因罪失爵,如今已經與普通百姓無二。至於振興漢室……在下作為皇族後裔有此誌向也並不奇怪。”高勇聽到劉備變相的承認了自己的振興漢室之誌,心中多少有一些失落:隻要劉備存有此誌,就必不能夠真心投靠,而且他的拉攏人的本領非是自己能及,一旦與自己手下的保漢派GouDa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慮及此處,高勇下定了決心:既然自己不打算招攬,那就想辦法讓劉備有機會登上曆史舞台,這樣如果不久後天下大亂,那麼有了劉備就能夠削弱或者牽製住其它勢力,也能更好的破壞舊製度。高勇神秘一笑說道:“在下本打算與玄德公暢談幾日,怎奈我有急事需馬上離開。這裏有黃金百兩,青龍堰月刀一把,就贈與玄德公。他日如有機會,定要好好的敘談!”說著魏明將百兩黃金和青龍堰月刀放於劉備座旁。劉備立刻擺手做出拒絕的樣子,高勇心想:“你個劉備就不要再死要麵子了,百兩黃金在我看來不過毛毛雨,隻有那個關羽是個無價之寶。”嘴上說道:“玄德公,切勿拒絕,這些是我的一點心意。天色已晚我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留下一臉錯愕的劉備,轉身離開了。高勇邊走邊想:“在我還沒有足夠實力吞並天下之前,我要想辦法讓這天下越亂越好,這樣舊製度打破的就越徹底,新製度的建立也就更加的容易。至於關羽,就留給劉備好了。他那個臭脾氣也就劉備能夠容忍,反倒是張飛好說話,雖然脾氣暴躁了一些,但至少張飛還是很聽話的。嘻嘻,就讓劉備頭疼去吧!”
回到張飛的住宅,高勇對張飛說道:“張大哥,收拾一下,我們今天就離開這裏。”張飛一愣,還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呢,“什麼?老弟今天就走?”“是呀,我本來是打算住幾天再走,怎奈這些天見到張大哥的武藝,我就在想這世上還有沒有人是你的對手……”高勇故意頓了一下,果然張飛立刻接口道:“賢弟,有沒有啊?”高勇見勾起了張飛的興致,達到了目的,就接著十分神秘地說道:“好像是有那麼兩個人……而且我正打算去找他們呢!”“真的?”張飛興奮道。“真的!”高勇肯定地說道。張飛大樂:“那好,我們現在就走,現在就走!”高勇本來打算等見了關羽在走,可是剛才見到劉備,心中就隱隱有些覺得不妥,怕張飛被那個哭鬼給勾了去,遂隻好三十六計走為上了!另外還打算盡快趕往泰山巨平尋找於禁,陳留尋找典韋,豫州陽平尋找樂進以及譙縣尋找許褚。
於是,高勇取道平原過盧縣、肥城最後到達巨平。一路之上,高勇十分注意了解所過之處的吏治以及百姓的生活狀況。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沿路的百姓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土地兼並已經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大地主的土地達到了上千頃,即便是小一點的也有個幾百頃,而處在基層的普通百姓有地者寥寥無幾,許多人都做了大地主的佃農。有錢有勢的無不是高宅大院,而無錢無地的隻能夠住在破屋之內。此外這裏的吏治也十分的腐敗,雖然還不至於像三郡那樣無法無天卻也好不到哪裏去。三郡之所以那樣主要是因為山高皇帝遠的關係,而這裏就不同了,地主、財主勾結當地官吏不斷的聚斂財富和土地,然後逼迫更多的人成為佃農,如此的惡性循環。還有一個情況引起了高勇的注意,那就是太平道。一進入冀州就可以發現太平道活動的痕跡,人數幾十到幾百不等。他們多數打著互助的名號讓窮人幫助窮人,然後慢慢的拉攏更多的人入教。了解的越多高勇就越加的想要徹底的埋葬這個腐朽的王朝。
每當看到那些衣不遮體的貧苦百姓在寒風中擠在一起相互取暖,每當看到那些孩童因為肚餓而哭泣,高勇就忍不住伸出援手:買糧然後分給那些貧苦百姓。如此行程也就慢了下來。魏明看到這種情況知道高勇許多的時候都是心中不忍,於是建議道:“太守,這麼下去不是辦法,還是我留下幾個人專門負責處理吧。不然恐怕會影響到我們的計劃!”高勇也知道這樣下去不行,可是自己又實在不忍心。閉目沉思了許久說道:“這樣吧,給趙大哥他們送封信,讓他們商量一下是不是派出些人到冀州及其周圍的地方盡量收留貧苦百姓,然後想辦法送到三郡。這樣既可以增加人口也可以讓這些人有條活路。”魏明點頭同意道:“好,我這就去辦。”一個月後,冀州的一些最貧苦的地方出現了一些‘財主’,他們一邊施舍一邊召集窮人到東北種地,提供食住。於是開始有小股的百姓遷往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