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武城,東域之東最為龐大的一座城池,但卻是唯一一座私有城池,而它的主人,正是當年一起開創人族大業的東武侯。東武侯僅在大亨仙朝任職了三十年,隨後主動告老還鄉,來到這片不毛之地,安家立業。而隨之一同前往的,還有那些年陪同他一起征戰的七位異姓兄弟,如今的東武城,除卻武侯府,最為強大的便是那七大世家,齊,王,龍,蕭,趙,陳,靈。
東武城,自創立之初就立下一個規矩:凡初入城者,必須在七大世家與武侯府這八大勢力之中,選一個獲取身份令牌,這也是往後入城的憑證。而武侯府大門前,設立了四道門檻,從左到右,分別是道階,易階,原階,力階。自東武城建城以來,道階有三人通過,易階有二人通過,而原階,無人通過,至於力階那就很多了,但是對於一般人,難。東武侯主張一力破萬法,而另外三階,或是在選人。那五人之中,有四人改姓為武,而東武侯,姓武。那四人分別是,武存民,以醫術著稱,武命,命師,武龍相,相師,武曉,曉天師。以及那位未曾選擇改姓,以及沒有選擇加入任何勢力的,李知山。
三元界存在了多少年,已經無法去考究,還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那也無從知道。很多人連這方寸之地都沒有走出過,那些遙遠處的風景如何,自然無法得知。一個蓬頭跣足的站立行走的生靈,來到了東武城的東城門,就這麼想踏進城中,卻是被攔截了下來。
“入城令?沒有就去那邊,會有人帶你入城。”
這不穿鞋的不修邊幅的,自然就是李元,即使是不停腳的狂奔,那也讓他用了近十日才來到東武城前,但是他對這裏的規矩一無所知,不過也沒有用很消極的態度對他,還給他指了一個方向。李元向著左邊看去,那裏確實修建了幾個小城門,而且右邊也是,但是李元沒有在那小城門前看到人。還好右邊有一個,所以李元朝著那裏走去。
“你是新來的嗎?要進城嗎?我猜你肯定要進城,那就趕緊跟我走吧。”
李元一句話未說,就被那姑娘拉著進了城,而進城之後也未曾停歇,隨便找了一家客棧,丟給掌櫃的一顆源石,將李元扔在了裏麵,說著叫他哪兒也別去,將自己認真打理一番,一會兒就來接他。掌櫃的連忙招呼小二帶著李元去客房,接著又讓在另一位店小二耳邊說了些什麼,他聽到之後急忙離開了客棧。掌櫃的還是很識相的,雖然他不知道這個煤球一樣的東西是誰,但是他知曉那姑娘是武侯府的丫鬟,僅是這個身份就值得他重視。何況,這不是普通的丫鬟,她還是武侯府小公主武懷英的貼身丫頭。
小兒將李元帶上樓,之後為他放好熱水,在旁等候。李元將那一身衣物收好,隨後將身體浸在木桶之中,水麵還冒著熱氣,有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舒適。李元將頭也埋進了水中,店小二走了過來,示意李元將頭靠在木桶壁,隨後開始給李元洗頭,李元的頭發不是一般的淩亂,但是卻沒在小二臉上看到半點的不耐煩,而是更為認真地為他打理。先是輕輕揉搓著,那些打結的地方,一手捏住貼緊頭皮處的發絲,然後用力梳理那些結塊,僅是洗頭,就洗了半個時辰,新的衣物也準備完全,就放在木桶外不遠處。
在換了一桶又一桶熱水,終於是洗淨了李元身上的風霜,在換上新衣物,整理好發飾之後,店小二也忍不住多看了兩眼。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說的便是如此了。或許是行了萬裏路,所以也比當初那個在清水村當學徒的李元,多了幾分成熟,那是那未曾變化過的表情,總有些“拒人於千裏之外”之感。來這之後李元從未說過話,所以小二也沒有自討沒趣,畢竟有的人天生如此,而且李元是一個啞巴的可能,也不是沒有。接著他們為李元送來了一些吃食,上一次吃到這麼美味的東西,還是當初李念児給他做飯的時候。吃飽喝足之後,就躺在床上睡了下來,他差點忘了,以前他最喜歡的,就是睡覺了。
今天的東武城,發生了一件大事,再次有人,踏過了武侯府門前的道階,這也是為何東城門那幾個小城門並沒有人的原因,這場麵過於稀有,以至於幾乎城裏所有的人都想去看看這奇跡之子。而武侯府的丫鬟出現在那裏,也是有人讓他這裏等著,說是今天還會有人進城,所以讓她在那裏等候。而她終於是等到來人之後,迅速將其帶入城,隨後也回府中看熱鬧去了,她陪著小公主,那自然能夠見到。而武侯府中,氣氛卻是有些沉悶,一個年輕男子就這麼站在大廳中央,神態自若地看著那些個或不解,或憤怒的目光。隻見那正位之上的女子,站起身來,就這麼平靜地看著他,道:
“李自在,你確定不加入我武侯府嗎?除去之前提的那些條件之外,你甚至可以與英兒結為兩姓之姻,我坐的這個位置,將來就是你們的。或者說,等你站穩腳跟之後,我立刻退位讓賢也不是不可。”